[发明专利]太阳跟踪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9763.2 | 申请日: | 200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3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奇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奇灵 |
主分类号: | F24J2/38 | 分类号: | F24J2/38;H02N6/00;G02B7/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3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 跟踪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利用跟踪技术,是太阳能利用关键技术之一。
二.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跟踪装置,主要采用高度角加方位角的跟踪思路进行设计。高度角为垂直转动,方位角为水平转动,二维组合构成球面跟踪。依照这种传统思路进行设计,无法将垂直转动和水平转动,这两个旋转运动的圆心直接重合在一个原点上。于是,就须要在两圆心之间,借助一条或两条垂直相交的中间轴,将其中一个圆心点或两个圆心点,顺轴延伸方向平移至两圆心点相交的虚原点处进行重合,由此构成二维组合运动。如此一来,系统跟踪性能就取决于中间轴传动组合的质量。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大型采光器面积大,且质量重,其旋转半径,远大于中间轴的转动半径。因此,受风力作用,就会在中间传动轴上,产生巨大的风力扭矩和扭矩冲力。如图15所示,专利公开号为CN86202713的一种太阳跟踪装置。从中可以看出,要想在中间轴上,产生与风力相抗衡的转动扭矩,就需要加大驱动功率,这样就会带来功率匹配不合理,造成电能浪费,甚至造成传动机件的过度承受,而产生金属损伤。由于中间轴传动,是以圆心驱动圆周,受伞形放大作用,中心区的各种微弱角位移误差,就会在伞形的边区,得到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放大,从而造成跟踪精度下降。尤其是难以克服由传动间隙,所产生的扰动误差。因此,按传统思路进行设计,无法摆脱中间轴传动方式,而中间轴的存在,正是产生诸多不利设计的根源。
二.发明内容
为克服传统设计局限。本发明提供一种跟踪设计思路,具体是:采取外旋角加内旋角的二维球面跟踪方式。其基本结构如下:由外框套着内框,使内外框中线相互垂直,以内外框中线为转轴轴线,令内框转轴连于外框,外框转轴连于固定支架,构成内框、外框、固定支架之间的 转轴连接,使外框绕轴可作圆周360°视为外旋角的转动,内框绕轴可作圆周360°视为内旋角的转动;同时,由于内框转轴连于外框,内框也随外框作外旋角转动;二维合成,使内框可作球面任意转动;此外,为了构成对内外框的转动控制,在内外框分别设置内外传动半轮,以及内外框传动支架;在外框驱动系统控制下,外框可作外旋角≤180°转动;在内外框驱动系统的共同控制下,内框可作外旋角≤180°加内旋角≤180°的近似半球球面转动。
采用外旋角加内旋角的跟踪设计,与传统方位角加高度角的跟踪设计进行对比,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采用框轴支撑加框轮驱动,所构成的是周边支撑;后者采用中间轴支撑加中间轴驱动,所构成的是中心支撑。将两种支撑态势进行对比,前者由于传动半径和风力支撑半径都远大于后者,因而,前者传动扭矩和抗风扭矩均强于后者。采用套框式结构有如下优势:1.二维跟踪运动原点重合,数学模型规范,容易实现计算机实时程序控制,为计算机机群控制创造了有利条件。2.传动半径大,允许在框旋转半径范围内,选择大直径传动,这样可以做到功率匹配合理,在低功率驱动下,就能得到大扭矩输出,从而满足载荷需求。3.采用框周边支撑,能获得更大的支撑扭矩,以达到抗风性能。4.在跟踪性能上,由于采用大轮传动,构成以圆周驱动圆心,使传动系统误差影响缩小,使角位移调节度得以放大,因而更容易实现精确跟踪。5.在结构设计上,由于传动半轮和传动支架分别与内外框构成一体,恰好在框体上形成拱形支撑或梯形支撑,由此,即解决传动需求,又增强框体刚度。总之,采取外旋角加内旋角的二维球面跟踪方式,在结构设计上占有优势,使之克服传统设计缺陷,自成一套系统跟踪体系。
三.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圆形太阳跟踪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矩形定日镜太阳跟踪装置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矩形定日镜太阳跟踪装置左侧视图。
图4为实施例二矩形定日镜太阳跟踪装置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二矩形定日镜太阳跟踪装置外旋框前架后视图。
图6为实施例二矩形定日镜太阳跟踪装置外旋框后架后视图。
图7为实施例二矩形定日镜太阳跟踪装置后视图。
图8为实施例二矩形定日镜太阳跟踪装置内框传动示意图
图9为蜗轮蜗杆传动模式示意图。
图10(a)、(b)、(c)分别为链条传动、皮带传动、钢索传动模式示意图。
图11为矩形斜坡式太阳跟踪装置立体图。
图12为圆形斜坡式太阳跟踪装置立体图。
图13为矩形斜坡式一维太阳跟踪装置立体图。
图14为槽形斜坡式一维太阳跟踪装置示意图。
图15为专利公开号CN86202713的一种太阳跟踪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奇灵,未经刘奇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97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