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压缩机的活塞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09786.3 | 申请日: | 200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9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文三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凌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压缩机 活塞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空气压缩机,尤其是指一种空气压缩机的活塞体结构,其可使活塞体与压缩筒的内壁形成更佳的气密效果。
背景技术
习知应用于空气压缩机上的活塞体,其主要结构是在活塞体阀头设有一上下相通的通道,一具有弹性的金属阀片的一端固定在阀头,其它部位则完全封闭于通道之上,当活塞体于气缸室内进行往复式运动时,该阀片会以高频率的次数进行启闭,而使阀片固定端处承受最大应力,由于阀片在启闭动作时所产生拍击阀头顶平面的应力常容易致使固定端变形弯折,进而使阀片无法对通道形成气密效果,失去空气压缩机的压缩功能。另一方面,习知活塞体是在其阀头外围上设一O型油封环,由于O型油封环无法随着活塞体在往复运动时产生较佳气密性的变形,不仅在运动阶段容易产生阻力现象,在长期使用后,该油封环容易产生磨损,乃至于断裂,亦无法达到压缩空气的气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的活塞体结构,使活塞体与压缩筒的内壁形成更佳的气密效果,更好的体现空气压缩机的压缩功能。
为此,本发明采如下方案以达上述目的:
一种空气压缩机的活塞体结构,该活塞体具有一阀头,阀头顶面处延伸一凸垣座,该凸垣座外围预留有一平台,凸垣座内围设有凹槽,凹槽设有由顶面贯穿前述阀头的通道,于阀头上且设有一上盖体,上盖体下方设有扣座,于扣座外围设一环状的凸环,上盖体上方设有通孔,上盖体的扣座扣合于阀头的凹槽;所述阀头及上盖体之间于平台处设一油封环,该油封环设有内唇垣、中唇垣及外唇垣,在内唇垣及中唇垣之间形成一内环沟,在中唇垣及外唇垣间则形成一外环沟,当油封环被套设于所述阀头的凸垣座外围时,其底部坐于平台上,所述上盖体的凸环恰可抵紧于内环沟,内唇垣则夹制于凸环及扣座外围壁之间,使油封环固定于阀头上;一阀片,其固定于所述上盖体上,封 闭上盖体的通孔与阀头的通道。
所述上盖体上于一侧边设有一可防止所述阀片产生偏移的抵制体。
所述阀片的片体于一侧端设有弧形中空的扣孔,中央部另设有一环状的内空区以产生一内圆片,于上盖体的一侧设扣体,上盖体的扣体可卡扣于片体的扣孔,限制阀片可掀开的幅度。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在活塞体的阀头上设有一具双道环沟的油封环及于活塞体的上盖体上设有一能分散应力的阀片,该阀片在拍击阀头时,其振动应力能均匀分散,较不易发生因应力集中在颈段或是其固定段出现折痕而造成无法气密的现象;另外活塞体于压缩筒内作动时,双道环沟的油封环能随着活塞体的作动而让活塞体与压缩筒的内壁形成更好的气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发明活塞体的结构分解图;
图2系本发明活塞体的立体图;
图3系本发明活塞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4系本发明活塞体的作动剖面示意图;
图5系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活塞体的结构分解图;
图6系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活塞体的立体图;
图7系本发明油封环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8、图9系本发明活塞体在气缸室上下运动时的示意图;
图10系本发明应用于空气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系本发明应用于空气压缩机的工作状态局部剖视图;
图12系本发明应用于空气压缩机的另一工作状态局部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阀片 11 片体 12 穿孔
13 定位孔 14 螺栓 15 内空区
16 内圆片 17 扣孔
2 活塞体 20 凸垣座 21 活塞杆
22 轴孔 23 阀头 24 平台
25 凹槽 26、33螺孔 27 通道
3 上盖体 31 通孔 32 定位柱
34 抵制体 35 扣座 36 凸环
37 扣体
4 油封环 41 内唇垣 42 内环沟
43 中唇垣 44 外环沟 45 外唇垣
5 基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文三,未经周文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97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型高吸力的等离子弧焊吸尘风机组
- 下一篇:双片组合自动定位活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