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掺杂的CaAl2O4纳米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0432.0 | 申请日: | 200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5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贺连龙;梁加淼;沈智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1/80 | 分类号: | C09K11/8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致仁 |
地址: | 110015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掺杂 caal sub 纳米 荧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钙的铝酸盐掺杂,特别提供了一种Eu掺杂的CaAl2O4纳米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91年纳米碳管发现以来,一维纳米材料——纳米管、纳米线、纳米棒和纳米带等——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重视。通常认为,一维纳米结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体系,用以研究维数和尺度对电传导、热传导、机械性能等的影响,检测和理解一些基本的物理和化学问题。再者,一维纳米材料还可以作为功能单元或连线,用以制备纳米尺度的电子、光电子、电化学和机电装置,如:纳米尺度的电子器件及磁器件、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发光材料、超细电子发射源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目前还没有通用的、成熟的制备一维纳米结构的方法,但借助于近来发展的一些方法,如:电弧放电、激光烧蚀、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电化学沉积、化学或离子刻蚀、聚合法等,还是制备出了多种多样的一维纳米材料。
然而人们以前的研究重点主要是碳纳米管、半导体、金属以及二元氧化物纳米结构,而有关一维三元氧化物纳米结构制备和表征的工作报道却相对较少。前不久我们成功制备出了一维的CaAl2O4和CaAl4O7纳米结构,相关发明已经申请国家专利。作为一种重要的铝酸钙,CaAl2O4因其具有高的熔点和机械应力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CaAl2O4掺Eu2+是一种重要的蓝色荧光材料,它在黑暗中能持续发光几个小时,比目前的商业发光材料ZnS:Cu,Co的性能要优越得多。并且在此基础上掺入三价稀土离子后,可以延长它的发光时间,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长余辉发光材料。由于它具有很好的光、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发光亮度高、持续时间长、不含有害物质等特点,因而在发光涂料、探测器、传感器、彩色等离子显示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此我们可以很自然的预测,纳米尺度的CaAl2O4:Eu2+极有可能在未来的纳米发光设备上有新的技术应用。
目前为止,人们已经通过各种合成方法成功的制备出了不同尺寸大小的CaAl2O4:Eu2+发光材料,这些方法有:固态反应法、溶胶-凝胶法、燃烧法、流化床技术、激光加热底座生长以及共沉淀法。然而通过以上方法所制得的CaAl2O4:Eu2+发光材料的晶粒尺寸多在1μm以上,而有关CaAl2O4:Eu2+一维纳米结构的合成和研究的工作,目前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纳米尺度的CaAl2O4:Eu2+及其发光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掺杂的CaAl2O4纳米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微观形态包括纳米锥、纳米线、纳米棒和/或它们之间的组装结构,
所述纳米锥为顶部带有一个圆球的多面体棱锥,锥体是具有单斜结构的CaAl2O4:Eu2+单晶,锥体长度为100纳米~2毫米,直径为20纳米~10微米;顶球是单晶铝球,其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球体直径为锥体最粗端的2~3倍;
所述纳米线为多面体棱柱,是具有单斜结构的CaAl2O4:Eu2+单晶,长度为1微米~200微米,直径为20纳米~500纳米;
所述纳米棒为多面体棱柱,是具有单斜结构的CaAl2O4单晶,长度为400纳米~30微米,直径为100纳米~2微米;
所述组装结构为纳米锥、纳米棒、或线组装形成的三维枝状结构,主干的长度为200纳米~2毫米,直径为50纳米~10微米,支干的长度为50纳米~50微米,直径一般在20纳米~1微米;支干是从主干的某些特定的晶面上长出的,所述特定方向是[010],或者(100)、或(001)晶面的法线方向,支干是主干的单晶外延,支干和主干构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04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阻剂清洗液组成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二维磁性流体加速度传感器
- 一种纳米CaAl<SUB>4</SUB>O<SUB>7</SUB>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MgAl<sub>2</sub>O<sub>4</sub>-CaAl<sub>12</sub>O<sub>19</sub>复相耐高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蓝光激发的暖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制备方法
- 一种含氟化物Mn<sup>4+</sup>掺杂的红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纳米片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用于骨组织修复的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红色氮氧化物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重金属Cr(Ⅵ)污染土壤的EK‑PRB联合修复方法及其装置
- 钙铝基层状双氢氧化物氯离子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超疏水改性环氧树脂绝缘复合涂料及其制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