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固体粘接的防水材料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10931.X 申请日: 2007-04-12
公开(公告)号: CN101284979A 公开(公告)日: 2008-10-15
发明(设计)人: 张建杉 申请(专利权)人: 张建杉
主分类号: C09J163/00 分类号: C09J163/00;C09J177/00;C09J9/00;C09K3/18
代理公司: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致仁
地址: 110001辽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固体 防水材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工业建筑防水材料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用于固体粘接的防水材料——塑钢泥。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装修已经普遍进入百姓家庭,特别是厨卫洁具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我们在享受高档洁具所带来的方便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也增添了许多烦恼。例如:平常通用的玻璃胶防水边局部发黄、发黑;酸、碱及油性物质的腐蚀、发霉、断裂等,这些不可避免的严重影响整体外观及使用。针对这一现象,市场上急需一种能够取代玻璃胶,成为室内装修设计的新型防水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取代玻璃胶,成为室内装修设计的新型防水材料,特提供了一种用于固体粘接的防水材料——塑钢泥。

一种用于固体粘接的防水材料——塑钢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固体粘接的防水材料——塑钢泥包括A、B双组分,A组分包括质量含量为25%-45%的环氧树脂,质量含量为1%-5%的邻苯二甲酸酯,余量的添加剂为碳酸钙、CCR、滑石粉、镁强粉的组合或之一;B组分包括质量含量为20%-35%的聚酰氨类固化剂,余量的添加剂为硫酸钙、碳酸钙、滑石粉的组合或之一。

所述的B组分包括质量含量为1%-5%的丙酮类稀释剂。

所述的A组分包括质量含量为25%-45%的环氧树脂,质量含量为1%-5%的邻苯二甲酸酯,余量碳酸钙。

所述的A组分中包括质量含量30%-40%的环氧树脂。

所述的A组分中包括质量含量2%-4%的邻苯二甲酸酯。

所述的A组分中添加剂包括40%-60%碳酸钙、余量为CCR、滑石粉、镁强粉的组合或之一。

所述的A组分中的添加剂包括质量含量10%-20%滑石粉、余量为CCR、碳酸钙、镁强粉的组合或之一。

所述的B组分中的添加剂包括质量含量20%-40%硫酸钙,余量为滑石粉,碳酸钙的组合或之一。

所述的用于固体粘接的防水材料——塑钢泥,是用在固体之间有防水要求下的粘结,特别是厨卫洁具的粘结。该产品是一种双组分反应型高强度结构用批覆材料,固化前呈胶泥状。

所述的环氧树脂选自东莞维星贸易有限公司(编号14270)、蓝星化工股份公司(F-48),天津市津和化学有限公司(TS-650),镇江丹宝树脂公司(651,650)。

所述的邻苯二甲酸酯选自洛阳巨松商贸有限公司、武汉市洋浦化工原料公司。

所述的聚酰氨类固化剂选自上海江桥化工厂(6101固化剂,650固化剂)、广州市瑞奇化工有限公司(R-2210固化剂)、广州市百联合成材料公司(1424B)。

所述的丙酮类稀释剂选自江都市嘉利化工厂、洋浦化工原料公司、天林化工。

平常通用的玻璃胶防水边局部发黄、发黑;酸、碱及油性物质的腐蚀、发霉、断裂等,这些不可避免的严重影响整体外观及使用。针对这一现象,市场上急需一种能够取代玻璃胶,成为室内装修设计的新型防水材料。

此材料特性已经国家建筑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证明,性能检验报告如下:

本发明的优点:

具有100%防水、防霉、防潮性能、高强度度的粘着力和坚韧的结构强度,适用于陶瓷、金属、硬质塑料、玻璃、混凝土、石材等各种材料;固定、接驳各种管件、管路、线路既密封又绝缘,修补气管、水管、水槽,防水补漏等。

特别适用于线条防水,此材料对边缝处理后,可使缝两边形成一个整体,表面光洁,坚硬,不藏污垢,且独立成线,性能耐磨、抗酸碱、耐腐蚀、耐高低温,不收缩、不老化、不变质,材料环保性能好。在施工过程中,无污染源、无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无害。施工完成后,自然固化,无致癌成份,2-4小时即可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固体粘接的防水材料——塑钢泥,包括A、B双组分,其中质量含量之比:

A组分,环氧树脂∶碳酸钙∶滑石粉∶邻苯二甲酸酯=4∶5∶1∶1

B组分,聚酰氨类固化剂∶硫酸钙∶碳酸钙∶滑石粉=3∶3∶1∶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固体粘接的防水材料——塑钢泥,包括A、B双组分,其中质量含量之比:

A组分,环氧树脂∶滑石粉∶邻苯二甲酸酯=3∶6∶1

B组分,聚酰氨类固化剂∶滑石粉∶丙酮类稀释剂=3∶6∶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固体粘接的防水材料——塑钢泥包括A、B双组分,其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杉,未经张建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09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