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r-O-N活性扩散阻挡层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1526.X | 申请日: | 200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4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孙超;李伟洲;王启民;姚勇;鲍泽斌;刘山川;宫骏;闻立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F15/00 | 分类号: | C23F15/00;C23C14/22;C23C14/54;C23C14/06;C23C14/02;F01D5/2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r 活性 扩散 阻挡 制备 方法 | ||
1.一种Cr-O-N活性扩散阻挡层,其特征在于,该扩散阻挡层的相组成以Cr2O3为主,原子百分比占60-92%;同时含CrN相,原子百分比占8-40%,此两相均匀分布于膜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Cr-O-N活性扩散阻挡层,其特征在于:按原子百分比计,该扩散阻挡层的化学组成优选范围为Cr∶O∶N=(36~45)∶(45~62)∶(2~10)。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Cr-O-N活性扩散阻挡层,其特征在于:该扩散阻挡层厚度为1~5微米。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Cr-O-N活性扩散阻挡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电弧离子镀法,以纯铬为靶材,控制反应过程中O2和N2流量,得到不同氧氮比例的Cr-O-N层。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Cr-O-N活性扩散阻挡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弧离子镀之前对试样进行预处理,将准备好的试样经金相砂纸研磨至1000#;采用粒度60~200目的玻璃球,在2~5个大气压下对试样进行喷砂;喷砂过程中,保持喷枪与试样表面呈70~80度角;喷砂后,用无水酒精、蒸馏水超声清洗试样。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Cr-O-N活性扩散阻挡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弧离子镀制备阻挡层过程如下:试样预处理后装炉,将离子镀设备抽至5.0×10-3~1.0×10-2Pa,通入Ar气,压力为5×10-2~5×10-1Pa,镀膜前加-200~-1000V的偏压进行辉光放电轰击基体表面2~10min,弧电流为50~80A,弧电压为10~40V;对基体轰击结束后,通入氧气和氮气,氧氮的流量控制在0~300sccm,工作压强2×10-1~1Pa,脉冲偏压0~-400V,占空比0~40%。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Cr-O-N活性扩散阻挡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氮的流量优选范围为O2:30~180sccm,N2:0~280sccm。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Cr-O-N活性扩散阻挡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体为镍基、钴基或铁基高温合金。
9.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Cr-O-N活性扩散阻挡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阻挡层上沉积MCrAlY涂层作为抗氧化涂层,采用电弧离子镀的方法,靶材为镍基、钴基或铁基合金,涂层厚度为20~100μm,具体工艺参数如下:通入Ar气,压力为5×10-2~5×10-1Pa,偏压-50~-350V,弧电流为50~80A,弧电压为10~40V,占空比0~40%。
10.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Cr-O-N活性扩散阻挡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MCrAlY涂层的成分为:Cr:20~35;Co:0~30;Al:6~15;Y:0.5~1.5;Si:0~2;Hf:0~0.2;余量为N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152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肾结石大鼠模型构建方法及实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靶向微泡造影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