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逆冷轧机升降速厚度补偿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1718.0 | 申请日: | 200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9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邢德臣;杨庆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1B37/62 | 分类号: | B21B37/6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61042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逆 冷轧机 升降 厚度 补偿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冶金行业轧钢设备,用于单机架可逆冷轧机的带材厚度自动控制,尤其涉及一种可逆冷轧机升降速厚度补偿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本世纪钢铁工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竞争愈演愈烈,焦点是钢材的质量和成本。而降低成本,提高成材率是关键,这是生产厂家永远追求的目标。
液压AGC(Automatic Gauge Cortrol即液压厚度自动控制),它包括液压APC(液压自动位置控制)、预控AGC、监控AGC(厚度监督自动控制)等厚度控制技术功能,是提高板带材厚度精度、提高成材率的关键技术。但轧机在升降速轧制过程中,由于轧制工况变化较大,带材张力波动,前后滑发生变化,轧辊摩擦状况发生变化,带材拉伸特性发生变化等因素,使得轧机出口带材厚度减薄。这种突发性的减薄或增厚,一是降低了成材率,二是容易产生断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一种为了抑制升降速段带厚增减,开发研制了可逆冷轧机升降速厚度补偿控制技术。这一控制技术功能,是可逆冷轧机带材厚度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针对带材升降速阶段的厚度补偿。本发明的技术实现手段如下:
一种可逆冷轧机升降速厚度补偿控制方法,包括液压AGC的控制步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a、以带材轧制速度变量为反馈信号,对轧机的加减速进行实时监控;
b、当系统检测到带材轧制速度的变化时,进行辊缝补偿量的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δ Sk=∫KV×δV
式中:δ Sk-相对于厚度减或增量的辊逢补偿、KV-比例调节系数、δV-升降速过程速度变化量;
c、将步骤b计算得到的辊缝补偿量δSk,累加到液压AGC内环液压APC的位置闭环中,进行带材升降速过程厚度减薄的自动实时补偿。
本发明提供的可逆冷轧机升降速厚度补偿控制方法,适用于各种规格,即不同厚度、宽度、材质的带钢。它的成功应用,提高了轧机的成材率,降低了断带事故率,该技术经过长期的运行验证,控制效果明显、几乎没有附加成本,适于在单机架可逆冷轧机的带材厚度控制领域广范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升降速厚度补偿与液压AGC系统控制原理图;
图2为升降速厚度补偿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明示升降速厚度补偿控制原理,及该功能环与液压AGC即轧机液压厚度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的结构关系。图2明示了升降速厚度补偿与带材轧制速度的时序关系。T0至T1升速时段,T2至T3降速时段该功能投入有效。
这一控制技术功能,是可逆冷轧机带材厚度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针对带材升降速阶段的厚度补偿。它是以轧制速度变量作为反馈信号,当自动控制系统检测到轧机有加减速时,自动进行辊缝调节,其调节控制的数学模型为:
δSk=∫KV×δV
式中:δSk-相对于厚度减或增量的辊逢补偿
KV-调节系数
δV-升降速过程速度变化量
这一控制技术功能,在轧机液压AGC厚度控制装置中,由控制软件程序实现速度变化量δV的反馈采样及数学控制模型的实施。在控制系统中,自动实时计算得到的辊缝补偿量δSk,再累加到液压AGC内环液压APC的位置闭环中。从而,实现带材升降速过程厚度减薄的自动实时补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17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条码转换方法
- 下一篇:可携式储存装置的动态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