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11849.9 申请日: 2007-06-25
公开(公告)号: CN101332231A 公开(公告)日: 2008-12-31
发明(设计)人: 张艳 申请(专利权)人: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537 分类号: A61K36/537;A61P9/04
代理公司: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史旭泰
地址: 110032辽宁省沈阳市皇***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心力衰竭 药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涉及一种中草药,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虚血瘀型心悸、胸闷、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浮肿(慢性心力衰竭)。

背景技术: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简称慢性心衰,是老年人常见病及多发病,也是其他系统疾病终末期的共同转归,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以及与心力衰竭相关疾病的原发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糖尿病等发病率的加速增加,CHF发病率明显上升。CHF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健康杀手。在CHF的治疗中,其治疗结果除治愈和死亡外,更多的是带病存活,因此如何提高CHF患者的生存质量便成为重要的卫生问题。而中药在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诸多症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心衰现代治疗进展从50年代以来增加心肌收缩力为主的治疗模式,转为目前以改善神经内分泌异常,减少心室重塑,阻断恶性循环为主的治疗模式。这种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为基石的模式已被众多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实。近年来增加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是心力衰竭治疗的又一重要进展,其有利作用表现在防止、延缓和逆转心肌重塑,降低心力衰竭死亡和患病率。2001年欧洲、美国和我国的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均一致认为:慢性心衰的治疗应是以神经内分泌拮抗剂为主的三大类或四大类药物的联合应用。亦就是: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的三类药物联合,或再加上地高辛的四类药物的联合应用。疗效较前明显提高。同时各类药物的毒副作用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随着对慢性心衰机理的深入研究,AngII受体拮抗剂(ARB)理论上可完全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还能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调节内皮细胞舒缩功能,改善心功能。ARB和ACEI相同,亦能引起低血压、高血钾及肾功能恶化。基因治疗、双心室起搏治疗、干细胞治疗等,价格较贵,难以被老百姓接受。

近年来,中医药防治慢性心衰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在降低住院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面已有广泛的研究。尤其是和西药配用,能明显的提高疗效,降低其副反应。目前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主要有麝香保心丸、芪苈强心胶囊、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天王补心丹、金匮肾气丸等,并且中药注射液如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在临床上应用也较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疗效并不太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可靠、成本低的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黄芪、丹参、人参、红花、益母草、三七六味中药,各组分含量按重量比为:黄芪20-40g、丹参20-40g、人参10-20g、红花15-25g、益母草25-35g、三七5-15g。

本发明由黄芪、丹参、人参、红花、益母草、三七组成,以补益心气为治本之要,活血通脉为治病之要。补虚不留邪,气充血行,标本并治,二者缺一不可,以补为通,补中寓通,通补兼施,相得益彰,共奏益气活血,强心通脉之功。

本发明组方有法,配伍有制,强调补益心气为治本之要,故用人参,黄芪为主药,大补元气,振奋心阳,使气充血畅。《本草经疏》云:“人参能回阳气于垂绝,却虚邪于俄倾,其主治也,则补五脏,善脏虽有五,以言乎气之流通则一也,益真气,则五脏皆补矣”。人参和黄芪配用,相得益彰,《本经疏证》言:“黄芪,直入中土而行三焦,故能内补中气。”二药合用共补心气,正复邪去,瘀血自消。丹参具有活血祛瘀,安神宁心之效。《本草纲目》言:“丹参,活血,通心包络。”《本草汇言》谓:“丹参、善治血分,去滞生新,调经顺脉之药也”一味丹参功同四物。红花,善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故丹参和红花配伍,增加活血之功力。二药配用补中有通,通中有补,气血相和,血脉通畅,疾病乃愈。益母草活血祛瘀利水,入心包经,心衰的病人大多有血瘀水停之象,用益母草既可引经又可活血祛瘀消水。《本草》言:“其久服益精轻身,诚不足信,此外如退浮肿,下水气及打扑瘀血,通大小便之类,皆以其能利也”。三七,活血散瘀止痛,止血,和以上药物配用能增加活血通脉之功效,并且可以止痛止血。

诸药相伍,寓通于补,补中有通,通中有散,散中有利,利中有降,通不伤正,补不敛邪,通补相合,标本同治,心气得补,心气恢复,瘀血祛,水肿消,共奏益气活血、强心通脉之效,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有良好的疗效。

本发明组成药味的药效学研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未经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18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