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素连续、集中清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12143.4 | 申请日: | 200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7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尹良明;崔银河;明文雪;王玉彬;樊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8B5/04 | 分类号: | B08B5/04;B01D50/00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立新 |
地址: | 110001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素 连续 集中 清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素清扫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碳素连续、集中清扫系统。
背景技术
生阳极、生阴极车间是炭块生产的主要车间,主要完成中碎、筛分、配料、混捏成型等工序。其使用的主要原料是石油焦,石油焦煅烧后成为煅烧焦,煅烧焦极易导电。生阳极、生阴极车间工艺复杂,设备数量多,生产期间由于设备进出口封闭不严、管路接点漏料、除尘系统故障、检修停车等原因造成车间各楼层的粉尘到处散落、散料堆积量大:一周下来各楼面、设备表面、管路表面积灰能超过1-3公分厚,车间内积灰量大,扬尘也多;同时,这些以煅烧焦为主的粉尘是极易导电的,容易引起设备短路,工人吸食过量粉尘也容易引起肺病;过去常用吸尘器来处理;但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如下:一、生阳极、生阴极车间楼层高、设备多、处理面积大,需要吸尘器数量太多;二、吸尘器能力有限,单台小时处理量不足1m3,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需要;三、吸尘器是种局部地面移动式小型设备,不能处理死角和设备、管路表面的粉尘,不能爬高,不能深入地下,处理面受限制;四、粉尘收集后没有独立的贮灰槽,贮灰小仓设置在移动小车内,储存量受限。五、粉尘收集处理后系统没有独立的粉尘输送管路或输送罐车等,需要二次倒运,这样容易造成粉尘二次污染。生阳极、生阴极车间的粉尘具有量大、面广、连续、导电等特点,需要跨楼层的集中、连续、及时处理,否则生产系统将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能集中、连续、及时吸取生阳极、生阴极车间各楼面设备、地面、管路、仓井等处粉尘的大型工艺吸尘系统,实现生阳极、生阴极车间的无尘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碳素连续、集中清扫系统,其结构为:吸尘系统与灰尘输送管路连接,灰尘输送管路与收尘器连接,收尘器与储灰槽连接,收尘器与动力系统连接。
所述的动力系统为离心风机。
所述的离心风机与防噪音装置连接。
所述的防噪音装置安装在离心风机的管道出口处。
所述的灰尘输送管路是由设置在各楼层的吸尘输送管和与各楼层的吸尘输送管连接的主灰尘输送管路构成。
所述的吸尘系统结构如下:它包括设置在各层楼面的多个吸尘罩、每个吸尘罩经吸尘软管和管路与各楼层的吸尘输送管连接,在吸尘软管和各楼层的吸尘输送管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调节阀。
所述的各楼层的吸尘输送管与主灰尘输送管路连接,主灰尘输送管路与收尘器连接。
所述的收尘器是由与灰尘输送管路连接的旋风收尘器和与旋风收尘器通过管路连接的布袋收尘器构成。
所述的旋风收尘器经过管路与贮灰槽连接,此管路上设有锁阀。
所述的布袋收尘器经过管路与贮灰槽连接,此管路上设有卸灰器。
所述的布袋收尘器与动力系统连接。
所述的贮灰槽通过管路与清灰罐车连接,此管路上设有除灰闸阀。
所述的贮灰槽是一钢结构的密闭贮灰仓。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大型多层厂房的扬尘、颗粒、积灰等的大量、集中、连续的处理,系统有独立的多级分离系统、独立的贮灰系统和大容量的动力输送管网。能够大范围的实现炭块的清洁生产;系统的灰尘处理系统在车间外部,避免了二次污染。同时,该系统集气设备小、占地面积少、节省能源和移动方便,本发明成本低,易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碳素连续、集中清扫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吸尘罩;2.吸尘软管;3.调节阀;4.各楼层的吸尘输送管;5.旋风收尘器;6.锁气阀;7.布袋收尘器;8.卸灰器;9.贮灰槽;10.除灰闸阀;11.清灰罐车;12.离心风机;13.防噪音装置;14.第一层楼面;15.第二层楼面;16.第三层楼面;17.第四层楼面;18.第五层楼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
图1是本发明碳素连续、集中清扫系统结构示意图,车间内第一层楼面14、第二层楼面15、第三层楼面16、第四层楼面17和第五层楼面18都设置了2-10个吸尘系统,每个吸尘系统与各楼层的吸尘输送管4连接,各楼层的吸尘输送管4与主灰尘输送管路连接,主灰尘输送管路与收尘器连接,收尘器与储灰槽连接,收尘器与动力系统连接,动力系统为离心风机12,离心风机与防噪音装置13连接,防噪音装置13安装在离心风机12的管道出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21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