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几丁质生产生物能源物质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2417.X | 申请日: | 2007-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0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杨青;屈明博;刘田;杨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9/02 | 分类号: | C12P19/02;C12P7/06;C12P21/00;C12P3/00;C12R1/19;C12R1/425;C12R1/465;C12R1/63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卫茂才 |
地址: | 116024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几丁质 生产 生物 能源 物质 方法 | ||
1.利用几丁质生产生物能源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几丁质原料的预处理;②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利用天然或重组的几丁质代谢酶系,通过体内转化或体外催化的方法,将几丁质转化为生物能源前体物质6-磷酸果糖;③以6-磷酸果糖作为碳源,采用生物转化的方法,发酵生产生物能源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几丁质生产生物能源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的预处理包括通过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或微生物进行预处理,或利用几丁质结合蛋白(CBP)促进几丁质水解酶对几丁质的水解作用,促进其水解增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几丁质生产生物能源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几丁质转化为6-磷酸果糖的过程,可以利用筛选的微生物在体内转化实现,或利用分离纯化获得的几丁质代谢酶系在体外催化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的利用几丁质生产生物能源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包括人工驯化的菌种,或人工改造的工程菌,可以是大肠菌目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或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弧菌目的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以及链霉菌(Streptomyces olivaceoviridis)。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几丁质生产生物能源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几丁质转化为生物能源物质前体6-磷酸果糖所用的酶系,可以是分离纯化提取的天然酶,也可以是经过基因工程手段进行体外重组表达,或经过定点突变改造的重组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几丁质生产生物能源物质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几丁质转化为6-磷酸果糖和利用6-磷酸果糖生产生物能源物质这两个过程独立或组合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要求1所述的利用几丁质生产生物能源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几丁质转化过程中副产物:蛋白质、碳酸钙、乙酰基、氨基的生产和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241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