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i基负载型催化剂在丙三醇氢解过程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12709.3 | 申请日: | 200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1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赵静;苗虹;于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31/20 | 分类号: | C07C31/20;C07C29/60;B01J29/072;B01J29/85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 驰;周秀梅 |
地址: | 116023***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i 负载 催化剂 丙三醇氢解 过程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丙三醇氢解制1,2-丙二醇和乙二醇的反应,具体地说是一种 Ni基负载型催化剂在丙三醇氢解过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2-丙二醇(简称1,2-PDO)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 于生产不饱和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等的中间体,由于其粘性和吸 湿性好且又无毒,具有优良的杀菌性、湿润性、溶解性,在食品、医药、 化妆品和其他卫生制品领域被广泛用作吸湿剂、抗冻剂、润滑剂和溶剂。 近几年,对1,2-丙二醇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并且,随着不饱和聚酯树脂生 产的快速发展,其需求量还会进一步增大。
目前1,2-丙二醇主要采用环氧丙烷直接水合法制备,由于环氧丙烷的 制备是以丙烯为原料,大量生产主要依赖石油资源的消耗,此外,在环氧 丙烷直接水合法中,通常采用硫酸做催化剂,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 此,开发非石油路线、新型环境友好的1,2-丙二醇制备工艺以替代环氧丙 烷为原料的石油化工路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能源液体燃料或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原料,在化工 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它是聚酯纤维、防冻剂、不饱和 聚酯树脂、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炸药等主要原料,还可 用于香料的溶剂、润湿剂、防冻剂以及热导体等。全球乙二醇年需求量以 6%~7%的速度增长,国内外生产乙二醇的方法主要是环氧乙烷直接水合 法,原料乙烯成本高,能耗大,设备易腐蚀和环境污染严重。
丙三醇是生物柴油生产过程的副产物,产量为生物柴油的10%左右。随 着生物柴油产量的增加,作为副产物的丙三醇的产量也将会大幅度增加。 利用丙三醇催化氢解生成1,2-丙二醇和乙二醇,该法不仅可以提高生物柴 油生产过程的经济性,且原料是可再生资源。因此,丙三醇的氢解是一条 绿色环保的制备1,2-丙二醇和乙二醇的技术路线。
近年来,有关丙三醇氢解制备1,2-丙二醇和乙二醇的研究已有较多 报道。但反应条件比较苛刻,一般需要在高压(20~30MPa)条件下进行, 如专利DE 4 302 464、US 5 214 219、US5 616 817。有的产物的收率比较低, 如专利US 4 642 394,采用含钨和第VIII族金属的均相催化剂,在1.4~ 68.9MPa,100~200℃条件下,有机碱为溶剂,进行丙三醇加氢裂解反应, 1,2-丙二醇的收率不超过20%。还有的采用贵金属作催化剂,价格昂贵, 如专利US 5 266 181、US 6 080 898。所以开发一种高效的非贵金属催化剂, 使丙三醇在温和的加氢条件下高选择性的制备1,2-丙二醇和乙二醇,是 具有重要意义和挑战性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Ni基负载型催化剂在丙三醇氢解过程中的 应用,采用非贵金属催化剂,其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以 丙三醇水溶液为原料,且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对1,2-丙二醇和乙二 醇有较高的选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Ni基负载型催化剂在丙三醇氢解过程中的应用,催化剂是以Ni 为主要活性组分,采用的多孔载体为硅铝分子筛、介孔分子筛或磷铝分子 筛,活性组分镍在催化剂中的含量为1~25wt%;将该催化剂用于丙三醇氢 解反应制备1,2-丙二醇和乙二醇,可实现丙三醇的高活性高选择性加氢 裂解。
所述硅铝分子筛为具有十二元环孔道结构的β分子筛、X型分子筛、Y 型分子筛或丝光沸石,或者具有十元环孔道结构的ZSM-5、ZSM-22或 ZSM-23,或者A型分子筛;所述介孔分子筛为MCM-41或SBA-15;所述 磷铝分子筛为SAPO-11;最好是具有八面沸石笼、十二元环结构的X或Y 型分子筛;
载体可为H型、Na型、或者是H型和Na型的混合物;
所述催化剂中还添加有硼元素作为助剂,其中硼与镍的摩尔比为1.0~ 10.0;
所述催化剂采用浸渍的方法制备,优选等体积浸渍;
1)按比例称取可溶性镍盐溶液浸渍多孔载体,于100~130℃烘干;
2)催化剂的活化:
A.采用氢气还原活化:于450~750℃,在氢气气氛中还原4~7小时, 制得负载型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2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放电灯灯座外壳
- 下一篇:一种复合绝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