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壳素与阿维菌素或甲维盐的杀虫杀螨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3257.0 | 申请日: | 200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3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许良忠;建方方;徐仲杰;毕文照;尚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P5/00;A01P7/02;A01N3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2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壳素 菌素 甲维盐 杀虫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杀虫、杀螨新制剂,具体地说是含甲壳素与阿维菌素或甲维盐组成的杀虫、杀螨微乳剂。
背景技术
甲壳素(Chitin)又名甲壳质、聚乙酰氨基葡萄糖等,外观为白色半透明片状固体,不溶于水、稀酸和稀碱。甲壳素脱乙酰化后成为脱乙酰甲壳素,又名壳聚糖(Chitosan),不溶于水和稀碱溶液,但可溶于多数稀酸,又称可溶性甲壳素;甲壳素或壳聚糖经过某些反应可得易溶于水的甲壳素,亦称水溶性甲壳素。
目前农业上使用的甲壳素主要有可溶性甲壳素和水溶性甲壳素,后者在植物免疫调节、诱导抗病、诱导作物根细胞分生及通过诱导作物产生几丁质酶溶解线虫体壁和卵壳防治线虫方面具有更好的生理活性。水溶性甲壳素勿须添加有机或无机酸即可配制较高含量的甲壳素水溶液,并与化学或生物杀虫、杀螨剂有良好的配伍稳定性。虽然水溶性甲壳素作为无公害防线虫剂已初步用于农业生产,但由于其使用成本偏高,须提前施用及防效有待提高等因素未能普及推广。
阿维菌素(Abamectin)是通过生物发酵菌体代谢产生的大环内酯类生物杀虫杀螨剂。纯品为白色晶体,溶于醇、酮、酯等极性有机溶剂,不溶于水。阿维菌素对农业上常见害虫、害螨如蚜、螨、小菜蛾、飞虱、白粉虱、斑潜蝇、梨木虱、根结线虫等有理想防治效果。已成为重要的超高效生物杀虫、杀螨剂品种。由阿维菌素经过结构改造而成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继承了阿维菌素的生物活性特点,对一些难治理害虫如甜菜夜蛾、线虫等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和速效性。但阿维菌素或甲维盐均存在有害生物对其产生抗药性的风险,且防治成本有待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甲壳素和阿维菌素或甲维盐各自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广谱、成本适中、无公害不易产生抗药性的杀虫、杀螨制剂。该制剂可用于农业常见害虫、害螨的防治,尤其是线虫的防治。
本发明杀虫、杀螨微乳剂中含有甲壳素和阿维菌素或甲维盐两种有效成分。由于不溶性甲壳素和可溶性甲壳素在溶解性能及生理活性上存在诸多弊病,因此本发明优选水溶性甲壳素。水溶性甲壳素在促进作物早熟、增产、改善品质、抗病、抗逆及增效农药方面已取得了很大成功,尤其是防治植物线虫方面与阿维菌素或甲维盐等具有完全不同的作用机制,之间没有交互抗性,而有互补增效作用。将水溶性甲壳素与阿维菌素或甲维盐复配,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杀灭线虫,且防治效果受施药时间的影响较少,对延缓阿维菌素或甲维盐抗药性产生,提高综合防治效果十分有效。微乳剂是以水为介质的绿色农药剂型,制剂中有效成分均为生物杀虫剂,因此作为无公害农药制剂的剂型优选微乳剂。
本发明所述的杀虫、杀螨微乳剂的重量百分含量如下:
甲壳素 0.5~10%
阿维菌素 0.2~2%
或甲维盐 0.2~1.5%
助剂、助溶剂、水加至 100%
为提高产品的经济使用性给出产品的最适重量百分含量如下:
甲壳素 3~6%
阿维菌素 0.8~1.5%
或甲维盐 0.5~1.0%
助剂、助溶剂、水加至 100%
其中作为有效成分的甲壳素可以是水溶性甲壳素原粉或母液;阿维菌素可以是原粉或油膏,甲维盐可以是含量60~70%的粗品或重结晶后的精品。所用助剂是生产农药用已知的非离子单体如农乳600#,农乳700、农乳100#等,也可以是非离子和阴离子(如农乳500#)的复合物,也可添加提高润湿、渗透性能的润湿渗透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渗透剂T、氮酮等,所用的助溶剂可以是甲苯、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环己酮、N,N-二甲基甲酰胺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本发明杀虫、杀螨微乳剂的制备或生产方法是农药微乳剂常用的生产方法,即将阿维菌素或甲维盐用助溶剂溶解,加入助剂搅匀,与甲壳素水溶液混合搅拌至澄清透明为止,即得甲壳素与阿维菌素或甲维盐微乳剂。
本发明的优点:
1、降低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生产、贮运安全性,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常规剂型为乳油,由于制剂有效含量一般在0.2~1.8%,制剂中80%以上是有毒、易燃苯、醇类溶剂,而微乳剂中主要溶剂为水,仅含少量有机溶剂,因此更环保、更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32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钮式温控器定温结构
- 下一篇:电池浆料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