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总线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14774.X | 申请日: | 200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9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H04L29/0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266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总线 通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总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总线通信中,两个或者多个设备之间的通信大都需要多条线路支 持,以传输数据信号和控制信息。但是,另一方面,在现有的电路设计中各种 设备的I/O口资源都是非常宝贵的,若因为某一设备的总线需要多条线路支持 而占用了大量的I/O口资源的话,会对整体电路的设计造成相当大的困难。因 此,单总线的通信便顺势产生。
目前的单总线,以1-WIRE总线比较成熟。1-WIRE总线是Dallas公司的一 项专有技术,它是利用时隙传输数据和命令,对时隙要求比较高,对不支持 1-WIRE总线的设备来讲,需要实时的查询总线,并且要求时间基准精确,占用 软件资源过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时隙要求低、占用软件资源少的总线通信方 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总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第一设备端发送握手信号;
b、第二设备端接收所述握手信号并发送应答信号;
c、第一设备端接收所述应答信号并进行数据信号的传输操作;
其中,所述握手信号和所述应答信号都是连续的脉冲信号,所述握手信号 的脉冲数量与所述应答信号的脉冲数量都是预先设定的固定值。
所述数据信号为连续的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的脉冲数量与所述握手信号 的脉冲数量和所述应答信号的脉冲数量都不相同。
进一步的,在每次数据信号的传输操作后以及每次握手信号的传输操作后 均以大于一个相应的脉冲宽度的高电平作为结束位信号。
优选的,所述脉冲脉宽为10us至15us,所述结束位信号保持高电平的时 间为40us。所述总线在闲置状态时保持逻辑高电平。
又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设备端发送握手信号后未收到所述应答信号时, 重新发送握手信号。当重新发送握手信号次数大于某一预先设定的数量之后, 发出报警信号。
再进一步的,在所述总线通信方法中还包括步骤d、第二设备接收所述数 据信号后发出响应信号至第一设备。
其中,所述响应信号是第二设备对所接收到的功能命令的数据信号的执行 情况所进行的反馈。
优选的,该总线通信方法用于单总线数据传输。
更进一步的,所述总线在闲置状态时保持逻辑高电平。
本发明所提出的总线通信方法对时隙要求比较低、占用软件资源少,并且 不需要实时查询总线,对时间基准的要求并不苛刻,有效节约了通信设备的端 口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线通信方法所基于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是基于图1所示系统的总线通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基于图2所示通信方法的握手过程的一个实施例的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4是基于图2所示通信方法的主设备写过程的一个实施例的信号传输示 意图;
图5是基于图2所示通信方法的主设备读过程的一个实施例的信号传输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简要阐述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利用连续脉冲的个数来表示不同的数 据信号或控制信号(如握手信号),而不是利用时隙来传输,从而减少了对时隙 的要求,同时不需要实时的查询总线且并不严格要求时间基准的准确性,因此 占用软件资源也较少。为了更清楚的阐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描 述。
参考图1,图示了本发明所提出的总线通信方法所基于的系统的一个实施 例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主设备1(也即第一设备)、从设备2(也即 第二设备),其中主设备1的I/O口与从设备的I/O口采用单总线连接。另外,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单总线通过一上拉电阻R1连接直流电源 VDD,当所述单总线处于闲置状态时,其保持为逻辑高电平。所述的主设备1 和从设备2可以是MCU,或是其它具有控制、处理功能的设备,例如CPU、DSP 等,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仅列举了只包括两个设备的情形,对于包括多 个设备的情形,例如一个主设备挂接多个从设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完全可 以根据本实施例的描述简单推导得到,在此不多加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47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