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任意调节角度的躺椅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5362.8 | 申请日: | 200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1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培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培春 |
主分类号: | A47C1/024 | 分类号: | A47C1/024;A47C7/00;A47C7/62;A61H15/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62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任意 调节 角度 躺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用品,是一种任意调节角度的躺椅。
背景技术
椅子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而躺椅则是一种供人们休息时使用的舒适度较好的椅子。已公开的躺椅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定式结构,靠背与座面之间的角度大于90°;这种躺椅的不足是,不能根据需要调整靠背与座面的角度,当需要平躺或需要调节其平躺角度时,均无法实现使用者的要求;另一类是靠背角度可以调节的结构,这种调节有较多结构,大多数是采用手柄挡块等结构实现调节,但是,它无法实现任意调节,调节的角度比较少,无法满足使用者需要的曲度,并且调节手柄的使用寿命较短,需要经常更换部件,给使用者带来较多的不便。最近有报道能够实现任意调节角度的躺椅,它靠滑套、滑座及叉关节等结构实现任意调节,观察该结构具有结构复杂及各连接件易损坏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任意调节角度的躺椅,它解决现有技术中各种结构存在的不足,采用支架铰连结构,不需要滑套或调节手柄等部件,采用杠杆原理与物体荷载负重合理分解法设计各种结构,使躺椅角度可以任意调节。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任意调节角度的躺椅,包括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在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后端铰连靠背架,靠背架上安装躺垫,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之间底部安装后支撑板,靠背架底端与底支架后端铰连,底支架前部位于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前面,左支撑架前端与第一摆臂上端铰连,第一摆臂另一端与底支架一侧铰连,右支撑架前端与第二摆臂上端铰连,第二摆臂另一端与底支架另一侧铰连。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上两铰连点之间的距离H均是21-43厘米,靠背架上两侧的两铰连点之间的距离H2均是27-49厘米,底支架上两侧的两铰连点之间的距离H1均是36-58厘米,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上的两铰连点之间的距离H3是39-61厘米。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上两铰连点之间的距离H均是24-40厘米,靠背架上两侧的两铰连点之间的距离H2均是30-46厘米,底支架上两侧的两铰连点之间的距离H1均是39-55厘米,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上的两铰连点之间的距离H3是42-59厘米。底支架前部安装支撑轴,支撑轴上安装按摩滚轮,按摩滚轮是圆柱状,其表面上设置凸起按摩头。按摩滚轮表面开设凹槽,凹槽内嵌入磁铁石。底支架前端横板上安装磁疗铁矿石。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之间底端前部安装前支撑板,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两底端分别安装万向轮。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之间安装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处与躺垫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实现任意调节靠背角度的功能,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坐姿舒适程度和需求任意改变靠背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调节角度时利用人体自身重量的用力将重量合理分布达到调节角度的目的。本发明不需要手柄等调节部件,同时也不需要支架之间的连接滑动套及叉关节等连接件,从而避免了调节部件易损坏的不足,可以大幅度延长躺椅的使用寿命,为人们休息时提供了一种使用非常方便舒适、任意调节角度及不需要维修的躺椅。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中A向结构示意图,主要示意躺椅的前面结构;附图3是附图2中B向放大结构示意图;主要示意按摩轮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中所示的躺椅,采用连杆组成支架,各支架之间采用铰连连接。不需要任何调节部件,可根据使用者需求任意调节坐姿或躺姿。其具体结构为:它有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形状结构相同,如图1所示,它有上下左右四个支杆组成,上端横支杆上表面是平面可做扶手使用。在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后端铰连靠背架3,靠背架3由两侧支杆和上部横支杆组成。靠背架3上安装躺垫28,在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之间底部安装后支撑板8,以达到支撑及连接两个支撑架的目的。靠背架3底端与底支架6后端铰连,底支架6由两侧支杆和横支杆组成。底支架6前部位于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前面,左支撑架1前端与第一摆臂10上端铰连,第一摆臂10另一端与底支架6一侧铰连,右支撑架2前端与第二摆臂9上端铰连,第二摆臂9另一端与底支架6另一侧铰连。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任意调节躺椅靠背的角度,使调节方便,调节后可使角度保持不变,可将第一摆臂10和第二摆臂9上两铰连点之间的距离H均设计为21-43厘米,靠背架3上两侧的两铰连点之间的距离H2均设计为27-49厘米,底支架6上两侧的两铰连点之间的距离H1均设计为36-58厘米,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上的两铰连点H3设计为39-61厘米。其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第一摆臂10和第二摆臂9上两铰连点之间的距离H均是24-40厘米,靠背架3上两侧的两铰连点之间的距离H2均是30-46厘米,底支架6上两侧的两铰连点之间的距离H1均是39-55厘米,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上的两铰连点之间的距离H3均是是42-59厘米。上述各铰连点如图所示:第一摆臂10上的两铰连点是33和36,第二摆臂9上的两铰连点是21和35,铰连点33和36之间的距离与铰连点21与35之间的距离相等。靠背架3上右侧两铰连点是22和31,靠背架3上左侧铰连点是20和32,铰连点22和31之间的距离与铰连点20和32之间的距离相等。底支架6上右侧两铰连点是35和31,底支架6上左侧两铰连点是36和32,铰连点35和31之间的距离与铰连点36和32之间的距离相等。左支撑架1上两铰连点是33和20,右支撑架2上两铰连点是21和22,铰连点33和20之间的距离与铰连点21和22之间的距离相等。各铰连点之间的距离有多种组合,例如:①H是21厘米、H1是36厘米、H2是27厘米、H3是39厘米;②H是43厘米、H1是58厘米、H2是49厘米、H3是61厘米;③H是24厘米、H1是39厘米、H2是30厘米、H3是42厘米;④H是40厘米、H1是55厘米、H2是46厘米、H3是59厘米;⑤H是24厘米、H1是39厘米、H2是30厘米、H3是42.5厘米;⑥H是40厘米、H1是55厘米、H2是46厘米、H3是58.5厘米;⑦H是28厘米、H1是43厘米、H2是34厘米、H3是46.5厘米;⑧H是34厘米、H1是49厘米、H2是40厘米、H3是52.5厘米;⑨H是36厘米、H1是51厘米、H2是42厘米、H3是54.5厘米;⑩H是32厘米、H1是47厘米、H2是38厘米、H3是50.5厘米;H是24.5厘米、H1是39.5厘米、H2是30.5厘米、H3是42.5厘米;H是40.5厘米、H1是55.5厘米、H2是46.5厘米、H3是59.5厘米;以此类推还可有多种组合。本发明为了给使用者在休息时提供更方便的健身结构,可在底支架6前部安装支撑轴15,支撑轴15上安装按摩滚轮14,按摩滚轮14是圆柱状,其表面上设置凸起按摩头39。按摩滚轮14表面开设凹槽,凹槽内嵌入磁铁石40。底支架6前端横板上安装磁疗铁矿石13。本发明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方便、移动方便的程度在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之间底端前部安装前支撑板7,前支撑板7和后支撑板8两底端分别安装万向轮。为了给使用者在坐姿或躺姿上有更好的支撑,在第一摆臂10和第二摆臂9之间安装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37,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37处与躺垫28连接。本发明所述躺垫28可以是软体垫,也可以是由硬质材料制作的能够伸展或弯曲的靠架。本发明使用时,需要调节靠背架角度时,使用者可坐在躺椅上,身体向后用力轻压躺垫28,各铰连点转动,靠背架3向后倾斜,双脚自然踏在底支架6前部,使倾斜角度保持不便。当使用者需要向前恢复原坐姿时,可将头部稍翘抬起,双脚踏在底支架6前部,躺椅上的各铰连点转动,恢复坐姿。向后或向前调节的角度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通过用力的大小达到任意调节的目的,调节后身体自然放松,所调角度可处于静止状态。本发明的产品经过试用,效果极好,深受使用者的欢迎。本发明所述各铰连点采用金属轴与各支架连接。图中11是横支杆,12是支撑杆,16是万向轮,17是万向轮,18是万向轮,19是万向轮,27是支撑杆12与右支撑架2的连接螺钉,29是连接轴,30是连接轴,38是第三支撑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培春,未经王培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53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