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厂化鱼类养殖双管排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15759.7 | 申请日: | 200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1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鹰;杨红生;王朝夕;刘光辉;程波;刘石林;张明珠;周毅;张涛;张福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26607***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厂 鱼类 养殖 双管 排污 装置 | ||
1、一种工厂化鱼类养殖双管排污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PVC材料外管(1),所述的外管(1)上带有过滤网(3)和外接过滤水管(10),过滤网(3)通过弹性扎带(8)绑在外管(1)的外周;外管(1)内设有PVC材料内管(2),内管(2)一端与养殖池排污管(9)通过PVC材料的管道连接件(6)连通,另一端通过内箍(7)将过滤网(3)固定在内管(2)内,外管(1)和内管(2)通过焊接材料(5)将PVC材料密封内板(4)固定在外管(1)和内管(2)之间,形成密封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鱼类养殖双管排污装置,其特征是:外管(1)材料为PVC材料或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材料的管道,该外管(1)的直径大于250mm;在内管(2)直径≤100mm时,外管直径为250~400mm;在100mm≤内管(2)直径≤250mm时,外管直径为350~5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厂化鱼类养殖双管排污装置,其特征是:外管(1)和外接过滤水管(10)连接,外接过滤水管(10)的材料为PVC材料或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材料的管道,其一端伸入外管(1)内部,通过焊接材料(5)和外管(1)密封,外接过滤水管(10)的下缘和PVC密封内板(4)处于同一水平面;外接过滤水管(10)的另一端和总排水管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鱼类养殖双管排污装置,其特征是:外管(1)和滤网(3)通过弹性扎带(8)连接,过滤网(3)通过弹性扎带(8)绑在外管(1)的外周;滤网的材料为尼龙网或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材料的过滤网,网眼的目数根据养殖鱼类品种和大小,可选为12~100目;固定滤网(3)的弹性扎带(8)为橡胶皮筋或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可用于捆扎的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鱼类养殖双管排污装置,其特征是:内管(2)材料为PVC材料或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材料的管道,内管(2)的直径小于2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工厂化鱼类养殖双管排污装置,其特征是:内管(2)和养殖池排污管(9)的连接,在内管(2)和养殖池排污管(9)的外径相同时,采用直通管件连接,在内管(2)和养殖池排污管(9)外径不同时,采用大小头管件和其他现有技术中的任何一种连接方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工厂化鱼类养殖双管排污装置,其特征是:内管(2)和滤网(3)通过内箍(7)连接,过滤网(3)通过内箍(7)固定在内管(2)的内部;固定滤网(3)的内箍(7)为PVC内箍或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可用于固定的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工厂化鱼类养殖双管排污装置,其特征是:外管(1)和内管(2)通过焊接材料(5)将PVC密封内板(4)固定在外管(1)和内管(2)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密封内板(4)的材料为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在外管(1)和内管(2)之间进行焊接,形成密封空间的材料优选为PVC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工厂化鱼类养殖双管排污装置,其特征是:滤网(3)的高度,即内管高出外管的高度H=65~8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鱼类养殖双管排污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的总高度,即滤网(3)的上沿标高和养殖池水面标高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57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