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錾修刀具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5827.X | 申请日: | 2007-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2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智;王桂玲;谢钰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臧传进 |
地址: | 261001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刀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复刀具的方法,尤其是一种錾修刀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加工孔类用的焊接刀具,如扩刀、铰刀等,由于硬质合金刀片用铜质钎料焊接在高速材料的刀体上,刀刃形成的直径尺寸被固定,刀具投入使用磨损后,往往不能继续修磨,造成使用一段时间后就报废,颇为浪费,而刀具使用寿命周期短会使产品加工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錾修刀具的方法,它能够以低成本的修复工艺,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降低加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錾修刀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錾具适度錾压刀体与刀片之间的铜质钎料,使铜质钎料金属晶体及其之间产生微量的塑性变形,使刀片向远离刀体中心的方向微量移动;
(2)对刀具外圆修磨,使刀刃恢复设计工作空间尺寸;
(3)修磨刀刃各角度,使刀刃恢复设计工作角度。
所述的塑性变形,其产生的塑性变形量为0.03-0.05mm。
采用上述方法,通过用錾具适度錾压刀体与刀片中间的铜质钎料,使铜质钎料金属晶体及其之间产生微量的塑性变形,刀片向远离刀体中心的方向微量移动,使刀刃至刀具中心距离增加,刀具整体直径尺寸增大,补偿了因磨损而减小的刀具直径尺寸,再通过对刀具外圆、刀刃各角度的修磨,使刀刃恢复到原来的工作空间尺寸和角度,再次达到等同于新刀具的使用要求,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錾修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中I部放大的磨损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I部放大的錾修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I部放大的修复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金属多晶体塑性变形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该錾修刀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錾具5适度錾压磨损刀具的刀体3与刀片2之间的铜质钎料1,使铜质钎料1金属晶体及其之间产生微量的塑性变形,该塑性变形量在0.03-0.05mm之间,使刀片2向远离刀体3中心的方向微量移动,使刀刃4至刀具2中心距离增加,刀具整体直径尺寸增大,补偿了因磨损而减小的刀具直径尺寸。该錾具5可以采用普通錾具研磨制成,使錾具与刀体3及刀片2之间的形状相适应即可,也可以采用专门制作的錾具。
(2)对錾修后刀具外圆修磨,使刀刃4恢复设计工作空间尺寸。
(3)修磨刀刃各角度,使刀刃恢复设计工作角度。
本发明通过上述修复步骤,将磨损刀具的外圆直径由Φ-μl(参见图3),修复至Φ+μ2(参见图4),通过对刀具外圆、刀刃各角度的修磨,使刀刃恢复到原来的工作空间尺寸和角度(Φ为新刀具外圆直径,参见图5),再次达到等同于新刀具的使用要求,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图6所示为在铜质钎料上施予适当的压力,单个晶体发生滑移变形,晶粒与晶粒之间也有滑移与转动,发生晶间变形,金属向受力小的方向膨胀,使该方尺寸微量增加。应说明,这种变形不可过大,否则将会引起金属塑性的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58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管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节水型座便器或蹲便器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