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钛纳米纸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7081.6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6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堵国君;王彦敏;刘宏;刘铎;黄林勇;刘静;秦淑斌;陶绪堂;王继扬;蒋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D21H13/46 | 分类号: | D21H13/46;D21H21/20;D21H2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50100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钛纳米纸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纳米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二氧化钛作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特性半导体材料,在电子、光催化、光电转换、气敏和生物传感器方面都有重要用途。目前,应用于以上用途的二氧化钛一般以纳米颗粒或者薄膜的形式存在,由于纳米颗粒具有难以回收的缺点,使其应用成本较高,而二氧化钛薄膜与其它形式的纳米材料相比不但具有制备温度高,成本高等缺点,而且由于器件只能利用表面效应,所以灵敏度和其它性能等与一维、二维纳米材料相比大大降低,在很多场合下不能推广应用。
自从2001年王中林教授发明了氧化锌纳米带以后,作为一种新型的一维纳米材料,带状纳米材料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深入地研究。近年来,人们通过水热合成制备了钛酸钠、钛酸钾、钛酸和二氧化钛等带状纳米材料。这方面的报道可参见《化学物理快报》第363卷第363页(Titanium oxide nanoribbons.Zhong-Yong Yuan;Jean-Francois Colomer;Bao-LianSu.Chemical Physics Letters.2002,363,363.)。
纳米带作为一种准一维纳米材料,不但保持了纳米材料的很多特性,而且,与纳米线、纳米颗粒相比,具有更好的可观测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实现在普通显微镜下的观测和操作。因此,近年来人们对纳米带组成的器件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利用单根纳米带固然可以制备非常灵敏的器件,但是,在器件制作过程中必须利用光刻技术制备电极,利用聚焦粒子束进行微焊接,整个制作过程,不但繁琐,成功率低,而且需要涉及价格昂贵的大型设备,更重要的是,无论哪种方法制备的纳米带材料,其在尺寸上都会有一定的差别,而这种结构上的微小差别,将会带来器件性能的显著差异。所以,制备纳米带器件难以实现标准化,也就难以实用化。单根纳米材料器件,给纳米带的工业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如何利用二氧化钛纳米带的特性,制备纳米器件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本发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工艺简单,纤维细小,孔径均匀,过滤性能好,耐高温性能好,并且其可以直接裁剪,利用纳米带性能的平均效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单根纳米带器件实用化的二氧化钛纳米纸及其制备方法。
造纸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植物纤维表面的羟基,使纤维在造纸过程中利用氢键互相连接形成由纤维组成的网络状薄层结构。而我们制备的二氧化钛、钛酸钠、钛酸纳米带表面具有与植物纤维类似的丰富的羟基,这些羟基在纳米带干燥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氢键或者两个相邻的氢键脱去一个水分子,形成桥氧,从而形成具有网络结构团聚状态。故可以制成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纳米纸。
把纳米带制成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纳米纸,利用纳米带性能的平均效应,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单根纳米带器件实用化的问题。这种纳米纸具有纤维细小,孔径均匀,过滤性能好,耐高温等特点,可以用于不同条件下的过滤特别是可以用于高温过滤,在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等方面有重要用途。而且二氧化钛还具有很多的功能特性,这种纳米纸会在电子、环保等领域有重要用途。
一种二氧化钛纳米纸,其主要组分为二氧化钛纳米带或二氧化钛纳米带和添加剂。
上述二氧化钛无机纳米纸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分散-抽滤-干燥工序,具体制备的工艺步骤如下:
1)制备二氧化钛纳米带
称取0.1~0.5g TiO2粉末置于装有15~20ml或5~15mol/L的NaOH或KOH溶液、内衬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反应釜内,用玻璃棒搅匀后,封闭拧紧反应釜,置于预热的180℃~230℃烘箱反应24~72h,反应完毕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釜内产物倾出,用去离子水洗涤即得到钛酸钠纳米带;将钛酸钠纳米带在0.1mol/L的HCl溶液中浸泡24h,去离子水洗涤即得到钛酸纳米带;将所得到的钛酸纳米带经过400~600℃下热处理0.5~2h,即得到二氧化钛纳米带;上述钛酸钠、钛酸以及二氧化钛纳米带的长度为200um~2mm,宽度为50~200nm,厚度为20~50nm;
2)将0.01~0.2g二氧化钛纳米带分散在500~2000g水中,形成纳米带悬浮液;
3)向上述纳米带悬浮溶液中加入0~0.004g添加剂;
4)通过抽滤装置抽滤悬浮液,得到湿纸;
5)将所得到的湿纸置于烘干设备,在50~100℃的温度下恒温干燥15~30min,压平,即得二氧化钛纳米纸。
步骤2)所述的分散方法是搅拌分散方法或超声分散方法中的一种,所述的水是去离子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70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