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播种机的分层施肥播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7639.0 | 申请日: | 200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6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薛少平;姚万生;雷树武;朱瑞祥;杨青;薛惠岚;朱林;党小选;刘永利;韩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A01C1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文义 |
地址: | 712100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播种机 分层 施肥 播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播种机,特别涉及播种机的分层施肥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CN1759649A公开了一种双层施肥播种装置,该装置按开沟铲柄、底肥管、种肥管、种管顺序前后连接,并使种肥管出肥口在底肥管出肥口上方15-25cm之间可调;种管落种口在种肥管出肥口上方3-7cm之间可调。该装置能够实现深浅两层施肥,可减少一次追肥作业,即省工又省时,而且保证粮食产量显著提高。但是,该装置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实现根据不同作物对基肥、种肥的要求不同实现不同比例分配,不具备合理均匀分配底肥和种肥功能,不符合现代农业的精准作业。怎样才能将种子、种肥、底肥一次性施入土壤而且还要保证底肥和种肥的合理均匀分配呢?显然现有的播种机不能完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种子、种肥、底肥一次性施入土壤而且还保证底肥和种肥的合理均匀分配的播种机的分层施肥播种装置。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播种机的分层施肥播种装置,由开沟器、排肥通道、排种管组成,所述的开沟器、排肥通道、排种管三者依次固结成一个整体,其特征在于,在排肥通道的顶端连接有圆形筒,圆形筒上端连接均肥器,所述的均肥器是由均肥筒和在均肥筒内每间隔一定距离安装的匀肥杆组成;在圆形筒中心安装有分肥器,所述的分肥器是由一个直径 稍小于均肥筒直径的托肥盘和与其连接的一组带有角度的分肥叶组成;分肥叶的下端延伸入排肥通道内与排肥通道的内壁固结,将排肥通道分为上下两个通道,上边通道出种肥、下边通道出底肥。
均肥筒内匀肥杆的间隔距离根据不同颗粒肥料的粒径来决定,粒径大间隔距离就远,相反距离就近。
均肥筒内匀肥杆的数量是2N,n大于1且小于4,按平均分割面积的方法排列。
所述的分肥叶的角度可以根据不同作物对底肥和种肥的需要不同而调整。
本发明播种机的分层施肥播种装置可以根据不同作物对种肥、底肥、种子距离不同进行合理调整三者的高度。
本发明播种机的分层施肥播种装置可以根据不同作物对种肥、底肥、种子距离不同进行调整排肥管开口方向。
本发明播种机的分层施肥播种装置的工作原理:
当颗粒肥料从肥料箱进入均肥器时,在与匀肥杆发生不断的碰撞而改变下落的方向,经过几次变向后最终均匀的落散到分肥器的托肥盘上,当托肥盘上的种子堆积到一定数量时向四周均匀自由下落,而托肥盘下连接的分肥叶按分割面积的原理将肥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入底肥通道,一部分进入种肥通道,根据不同作物对底肥和种肥的需要不同而调整分肥叶的角度可以准确的控制二者的比例。
本发明播种机的分层施肥播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播种机的分层施肥播种装置能将施基肥、种肥、播种三项作 业用一个开沟器同时完成;
2.本发明的播种机的分层施肥播种装置能够根据不同作物对基肥、种肥要求不同实现不同比例分施;
3.本发明的播种机的分层施肥播种装置在一个种沟内分三层完成三种工序;
4.本发明的播种机的分层施肥播种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
5.本发明的播种机的分层施肥播种装置不仅生产成本低而且大量节约了人们在农业生产中的时间。
6.本发明的播种机的分层施肥播种装置可减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播种机的分层施肥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播种机的分层施肥播种装置的均肥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播种机的分层施肥播种装置的均肥器的放大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播种机的分层施肥播种装置的分肥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播种机的分层施肥播种装置的分肥器的放大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
图1~图5各图中符号:
1.开沟器 2.排肥通道 3.排种管 4.圆形筒
5.均肥筒 6.分肥叶 7.托肥盘 8.匀肥杆
图1以主视图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播种机的分层施肥播种装置,由开沟器1、排肥通道2、排种管3组成,所述的开沟器1、排肥通道2、排种管3 三者依次固结成一个整体,在排肥通道2的顶端连接有圆形筒4,圆形筒4上端连接均肥器,在圆形筒4中心安装有分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76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