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的外用中药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17859.3 | 申请日: | 200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49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芳;张爱军;乔成林;王昌恩;吴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K9/00;A61K9/06;A61K9/12;A61K9/70;A61P17/0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伤口 愈合 减少 瘢痕 形成 外用 中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的中药组方,尤其是一种用于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的外用中药及其该外用中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外伤、手术等诸多因素均可形成伤口,采取必要措施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已经成为创伤修复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国内外医药界进行了长期大量的从人体组织深入到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的实验研究以期能够寻找到一条能够缩短损伤期、促进伤口愈合的安全、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目前用于促进伤口愈合的方法主要有:
1、尽量减少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2、激光;
3、基因工程的应用;
4、生物工程材料的应用等,如从虾皮、蟹壳中提取出的甲壳素能增加成纤维细胞聚集和胶原合成。
上述方法的研究、应用极大地改善并促进了创伤修复的内容,对伤口愈合起到了显著地促进作用,但由于伤口愈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化过程,上述方法各有优势,同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和缺陷,缺乏一种令人满意的方法。
在祖国传统的中医药学中,创伤修复内容十分丰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本着“止血定痛、祛瘀生肌”的原则,采用活血祛瘀的必用之法,提高了皮肤创伤修复的治愈率和功能完好率。目前报道的相关验方较多,处方组成较为复杂,亦缺乏必要的药理学药剂学研究,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因此,筛选对创伤修复有多层面、多靶点的积极治疗作用的中药组方,并将其制成适合临床应用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高效现代药物,将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以中国传统中医药“止血定痛、祛瘀生肌”理论为指导,筛选具有较强作用的中药组成方剂,采取不同的提取工艺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并制成适用的外用剂型。该制剂能有效地止血、抗炎、抗渗出,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癜痕形成,集止血、消炎、促愈、淡化癜痕等功效于一体,为创伤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的新途径。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用于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制得该药物的中药成分包括白及、当归、降香,其比例为,白及∶当归∶降香=(10-50)∶(5-50)∶(5-50)。
所述的原料药还有五倍子,五倍子和其它原料药的比例是,白及∶当归∶降香∶五倍子=(10-50)∶(5-50)∶(5-50)∶(5-30)。
所说的外用中药是将上述处方中诸原料药以适宜方法提取出有效成分作为药效成分,再添加适量的保湿剂、成膜剂、抑菌剂、乳化剂、赋型剂等适宜辅料可以分别制成凝胶、膜剂、涂膜剂、软膏剂、喷雾剂和油膏剂等,其制剂中含有原料药5%~50%。
上述的外用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配方取原料药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过滤后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后放置,滤除沉淀作为水提物,然后加入各种药用辅料,包装,即可制得凝胶、膜剂、涂膜剂、软膏剂或喷雾剂。
或者,按配方将原料药,置于密闭容器中,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浸泡5-7日,滤取溶液后再用乙醇浸泡提取一次,合并两次滤液,控制体积使药物浓度保持在适当范围内,搅匀后分装于容器即得酊剂或搽剂。
或者,将植物油加热至180℃左右,按配方加入原料药,煎炸至焦黄,过滤,油液中加入蜂蜡,搅拌熔化,放冷后分装。
凝胶、膜剂、涂膜剂、软膏剂、喷雾剂和油膏的制备分别是:
A.凝胶剂的制备:
按配方称取原料药,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过滤后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后放凉,滤除沉淀作为中药水提物;
另取适量的卡波姆或常规的其它凝胶基质撒入适量的纯化水中,待其自然溶胀后,加入适量甘油、尼泊金乙酯和上述中药水提物,不断搅拌下滴加三乙醇胺数滴,搅拌至凝后分装即得;
B.膜剂的制备:
按配方称取原料药,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过滤后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后放凉,滤除沉淀作为中药水提物;
另取适量的聚乙烯醇或常规的其它膜剂基质撒入适量的纯化水中,放置过夜,待其自然溶胀后,水浴上加热,溶解后过滤,加入适量甘油、尼泊金乙酯和上述中药水提物,保温30分钟,倾倒在光洁、平整的平板上,推制成一定厚度的薄膜,干燥后脱膜,分装即可;
C.涂膜剂的制备:
按配方称取原料药,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过滤后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后放凉,滤除沉淀作为中药水提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78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流异步电机输出转矩的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手持式通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