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对称径向锻冲高效精密下料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18000.4 申请日: 2007-06-05
公开(公告)号: CN101058110A 公开(公告)日: 2007-10-24
发明(设计)人: 赵升吨;王振伟;张立军;雷净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B21J5/06 分类号: B21J5/06;B21J9/18;B21J7/46;B21J13/08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李郑建
地址: 710049***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对称 径向 高效 精密 下料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能耗近净高效精密成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下料机,特别是一种非对称径向锻冲高效精密下料机,该下料机采用径向锻冲原理,实现棒料在周期径向加载下的疲劳裂纹周向产生、扩展直至断裂,从而完成精密下料。

背景技术

金属棒料的下料问题广泛存在于冷挤压、模锻、金属链条销、滚动轴承滚子、螺栓、螺母、销子、轴类件的备料工序之中,并且在这些下料工序中,下料数量巨大,例如浙江金华地区的链条之乡每年生产金属链条长度可达上亿米,北京滚针轴承厂每年需要的滚针达上千万个,辽宁金伟汽车电机电器有限公司每年生产的冷挤压件需下棒料达200万件。但目前金属棒料常用下料方法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材料利用率低、噪声大、模具寿命低、下料力大、生产效率低、能耗高、断面质量差等问题,不符合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尽快研发出棒料高效节能节材的精密下料工艺及其装备势在必行,以促进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振兴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

最初也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精密下料方法包括车床切断和老式弓锯床锯断,这两种下料方法虽然获得平整断面,但存在生产效率低,浪费原材料严重等缺点。虽然高速带锯机较早期下料方法有了一定改进,但其下料效率仍显太低,无法满足工业生产中大批量的要求,并且锯缝浪费原材料。为此,工业生产中后来广泛采用在冲床或专用棒料剪切机上剪切下料的方法,但普通的剪切下料方法下料力大、能耗大、所下的棒料断面呈现明显的马蹄形,为了满足下道工序如冷挤压的要求,不得不在普通的剪切下料之后再安排一道车床车削平整断面的工序,这样就降低了生产效率、浪费了材料、增加了生产成本。鉴于剪切下料方式的不足,低应力下料方法得到人们极大关注。

棒料低应力下料方法将断裂力学的理论应用于棒料的精密下料之中,该方法人为地在棒料上预制一条环向表面裂纹,然后对预制环向表面裂纹的棒料施加一定力剪切分离,并使棒料断裂时不发生宏观的塑性变形,以低应力脆断的形式进行。前苏联的研究人员于20世纪70年代曾设计了一种基于棒料旋转、载荷静止的旋转弯曲疲劳下料法。国内学者在八十年代也开始进行了低应力旋转弯曲疲劳下料设计,西安交通大学锻压教研室在1992年就对常用材料的旋转弯曲疲劳下料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甘肃工业大学的魏庆同教授等人也在该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么多年的研究使得弯曲疲劳下料方法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对于高强度低塑性材料,如高碳钢、工具钢、轴承钢和高速钢等的下料已经体现出其优越性,但总的说来,这种下料方法的生产率偏低,对棒料的长径比L/D要求较大(通常要求L/D≥1),因此,这种下料方式对短毛坯下料还存在较大难度,往往会造成下料力大、断面质量差。

西安交通大学于德弘教授、赵升吨教授、陈金德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小组从20世纪的80年代开始就致力于金属棒料的低应力下料的研究工作,提出的低应力剪切方法已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该方法的剪切应力水平低,生产率很高,导致剪切变形的工件畸变很小甚至没有,而且大大改善了剪切棒料的质量,因此很适合黑色金属特别是高硬度和低塑性的材料下料。但其可应用的材料范围仍显有限,难于突破材料长径比的限定。

综上,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非对称径向锻冲高效精密下料方法,并完成了机械结构部件的设计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对称径向锻冲高效精密下料机。该下料机可促使裂纹由棒料表面沿径向圆周扩展,因此可以获得良好的断面质量,且具有加工范围宽、效率高、质量好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非对称径向锻冲高效精密下料机,该下料机至少包括传动机构、径向锻冲下料和行程微调结构以及棒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传动机构主要由主电机、主动带轮、传动带、从动带轮、传动主轴、锁紧螺母、连接键、调节套筒以及主轴固定套构成,主电机带动键连接于电机传动轴的主动带轮转动,由传动带带动从动带轮及传动主轴转动,传动机构的传动比为5:1;

从动带轮通过连接键连接在传动主轴上,传动主轴通过调心滚柱轴承与主轴固定套连接,主轴固定套与机身焊接固定,下料模具和锤头杆(26)在传动主轴带动下进行旋转;

所述的径向锻冲下料和行程微调结构由垫板、微调蜗轮、微调蜗轮固定环、微调杆、微调机座、锤头进给凸轮、扇形齿块、蜗杆、微调电机、下料模具以及锤头杆构成;微调蜗轮通过内部滑槽与微调杆配合,并带动其运动;微调蜗轮固定环与机身固定连接,微调蜗轮能够在微调蜗轮固定环内自由旋转,微调杆和锤头进给凸轮被固定连接在微调机座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8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