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压式作物根区水肥灌溉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8040.9 | 申请日: | 200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3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蔡焕杰;陈新明;胡若愚;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A01G25/00;A01C2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翎 |
地址: | 7121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压 作物 水肥 灌溉 控制系统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溉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调压式作物根区水肥灌溉控制系统,其适用于温室、大棚和条播作物及果树的灌溉,具有节水、节能、节肥、节劳的特点,能够随灌溉混合施肥,同时可调节水头,保持水压稳定。
二、背景技术: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人类生存和建设的宝贵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北方许多地区缺水更为严重。当今设施农业正在扩大,但只注重改善小气候环境,在精细灌水调控技术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制约了节能、节水效果。为了促进设施农业(温室、大棚)再上新台阶,结合中国国情,实施科学、价廉、节水节能的精细灌溉技术势在必行。
滴灌和渗灌技术是节水节能精细灌溉新技术之一,很适宜在温室、大棚或露地栽培果树、蔬菜、棉花等经济作物应用。我国在八十年代就引进了成套滴灌技术,但因灌溉水力调控系统、施肥器设备费用高等原因,推广很慢,概括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缺陷:
1、多采用与常规供水管网直联供给水源,灌溉系统工作水压易波动,不稳定;
2、有的系统虽装有施肥罐或注肥泵“文丘里管”等专用施肥设备,但是在水压低、不稳定时不易施肥,加之操作工序多,农民一般不愿使用;
3、引进国外的比例式吸肥器,工作时需要管网有一定的压力,费用高,每支1500元左右,很难推广;
4、大部分灌水器如滴头、滴灌管、渗灌等设计水头较高(0.06~0.1Mpa),需消能滴水。另一方面,结合中国农村的现实情况来看,从科学种植、节能、节水经济实用性分析,一般温室、大棚面积较小,倾向于随机用水,需用低水头滴灌(微压滴灌),随水施肥,造价低,操作方便,易于调控水量的设备,但符合上述要求的设备目前尚未出现。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调压式作物根区水肥灌溉控制系统,其能适应低压灌溉系统均匀稳定的滴灌、渗灌、无压灌溉,在低水头压力下随机供水,不用其它动力加压,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造价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调压式作物根区水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升降装置,底座顶部设置有调蓄水罐,调蓄水罐的进水管一端与供水管网连接,另一端与水位自控阀连接,调蓄水罐的出水管与系统输出水管相连。
上述调蓄水罐顶部设置有装有液肥的肥料箱,肥料箱的出液管与调蓄水罐的出水管相连。
上述调蓄水罐与肥料箱内均设置有潜水过滤器。
上述系统输出水管上设置有改变流态的螺旋管。
上述底座上设置有与肥料箱连接的活塞泵。
上述调蓄水罐的进水管、肥料箱的出液管和系统输出水管上均设有控制阀。
上述调蓄水罐上设置有水位观测管。
上述底座高度的调节范围为0~80厘米。
上述升降装置为液压式升降装置。
上述升降装置为手动无级调节升降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根据作物生育期耗水量大小,利用液压升降装置,随意调节供水压力,并保证供水压力稳压的根区灌溉控制系统,调节范围在0~80厘米之间,可适应低压滴灌带(管)和渗灌的均匀稳定灌溉,在低水压(约2~4米)下水头随机供水,随时用水,同时随水混合施液肥,不需要其它动力加压,节能效果明显。本发明成本低,结构科学合理,操作使用方便,适宜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日光温室、大棚和条播作物果树使用,能实施水肥精确灌溉,具有节能、节水、节肥、节劳效果,能够促进提高设施农业产量和品质。
2、本发明能降低现有滴灌、渗灌系统的能耗,仅需2~4米水头,最适宜于设施农业和条播作物和果树精确灌溉。
3、本发明不用任何外加动力和昂贵的施肥专用设备,只利用不同高度液位自压原理将水肥混合后实施根区灌溉,造价低,操作方便。
4、本发明能够在低压水头下自动供水,自动关闭,保持灌溉系统水压稳定,不受供水管网水压波动影响,使灌水更均匀。
5、本发明结构合理、紧凑,功能完备,成套造价低,适宜不同规模温室、大棚和条播作物和果树使用。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80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