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柱形微型齿轮减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8078.6 | 申请日: | 200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5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韩占龙;时光明;赵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中万目仪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000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形 微型 齿轮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以齿轮传动为特征的减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为微型电机进行减速的齿轮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微型电机齿轮减速器规格、种类繁多,外形各异。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体积小、减速比高的使用越来广泛,诸如电子门锁、电子监控器,自动化视听设备、通讯设备、光学仪器设备、精密仪表、医疗器械、智能煤气表、汽车配件,包括美容仪器、玩具等,这些产品选用的减速器外形和减速比不尽相同。在现有的圆柱形减速器当中,直径Φ≤16mm的减速器减速比一般都在1000以下,这是由于减速器内部的两个支柱位于减速器中心线的两侧,而且位置比较靠近,使得两支柱之间没有足够的空间摆放过多的齿轮来增大减速比。而减速器的这两个支柱的位置正是受到减速器与电机安装位置的限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柱形微型齿轮减速器,使直径Φ≤16mm的减速器在常规扭矩要求下,减速比达到1000-9000。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圆柱形微型齿轮减速器,主要由机芯和密封套构成。机芯包括有一个上夹板、一个下夹板、两个支柱和上、下夹板之间啮合的各级齿轮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支柱位于机芯的同一侧,在所述上、下两个夹板之间设置有两个竖向平行的撑柱,所述撑柱位于机芯的另一侧,与所述支柱位置相对应;带有中心孔的齿轮分别按照相互之间的啮合关系叠加并套在所述撑柱上,齿轮与撑柱间隙配合,形成多级齿轮变速传动。
由于本发明将减速器的两个支柱设置到机芯的同一侧,在机芯的另一侧增设了两个撑柱,将各个齿轮套在撑柱上。这样在不改变与电机安装位置的条件下,不仅拓宽了减速器机芯有效的空间,能够摆放较多的齿轮,使微型减速器的减速比大幅度提高,而且在四个柱子的支撑下使减速器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各级齿轮的啮合和传递更加稳定,减速器的使用寿命更加长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正面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中机芯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A-A剖线展开的机芯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套,2.螺杆,3.微型电机,4.衬垫套管,5.夹板套,6.上夹板,7.管状衬套,8.撑柱,9.齿轮,10.下夹板,11.支柱,12.中夹板,13.输出轴,14.螺杆孔,15.支柱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显示的是一个直径为16mm的减速器。如图1所示,减速器的机芯安装在密封套1内,机芯上夹板6的下平面与密封套1的上端面接触,下夹板10的底面与密封套1的下端面平齐,减速器通过螺杆2和微型电机3相连接。
机芯的结构如图2、图3所示,两个圆柱形台阶支柱11、两个圆柱形撑柱8和夹板套5垂直铆合在上夹板6和下夹板10之间,输出轴13从夹板套5中心孔中穿过,形成间隙配合。在两个撑柱8上依次套装有多个带有中心孔的齿轮9,形成多级互相啮合的齿轮,齿轮9和撑柱8形成间隙配合。
为了避免由于两个撑柱8相对过长而使撑柱发生扭曲变形现象,最好在上、下夹板之间间隔设置一个或两个中夹板,并在撑柱8上加装管状衬套7,管状衬套7用于限定各齿轮9的轴向位置和调整齿轮9的高度,以便齿轮9相互有效的啮合。本实施例中中夹板12设置了两个,两个中夹板12之间、夹板12和下夹板10之间加装有支柱套管15,支柱套管15套在在支柱11上,用于限定两个中夹板12的高度,如图1和图3所示。当然,中夹板12上有穿支柱、撑柱和螺杆的过孔,它们是平行固定在两个支柱11和两个撑柱8上的。
另外,为防止减速器与微型电机连接时螺杆2将夹板拉变形,在各夹板之间加有衬垫套管4,衬垫套管4位于螺杆孔14上,螺杆2从螺杆孔14穿过,并经过衬垫套管4将减速器旋接在微型电机端面的螺钉孔中。
本实施例减速器在常规扭矩要求下(扭矩7kg.cm),减速比达到1525。若扭矩要求更小时,减速比还可以再大,而且可以通过调整啮合齿轮的参数和级数,达到不同的减速比。按照本实施例的结构,若再增加一级啮合齿轮部件,其减速比能够达到95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中万目仪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汉中万目仪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80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痔疮外用药
- 下一篇:岩黄连总生物碱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