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用电流互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18304.0 | 申请日: | 200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7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文;申春红;张希捷;马增锐;张强;张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26 | 分类号: | H01F38/26;H01F27/36;H02B13/03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国智 |
地址: | 710077***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绝缘 金属 封闭 开关 备用 电流 互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电压电力系统中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用的电流互感器,特别是一种800kV/1100 kV的GIS用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GIS用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多采用内置式,其内屏蔽筒为悬臂式结构,安装于其筒壁上的多组互感器线圈在设备运输及工作过程中由于机械振动,会产生碰撞使绝缘层损坏,甚至影响线圈精度等参数,同时这些线圈还会因重力、运输时产生的颠振冲击力等会产生给予筒截面很大的剪切力,该剪切力常导致内屏蔽筒产生变形以致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悬臂式结构的电流互感器所存在的问题,在不影响电流互感器性能的前提下,提供了一种新的结构的电流互感器,既可保证多组互感器线圈在设备运输及工作过程性能参数稳定,又可增大其内屏蔽筒的刚性,保证互感器线圈在设备运输及工作过程中不会因机械振动而导致内屏蔽筒产生变形以致损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用电流互感器,包括外壳、两端分别为法兰和悬空端的内屏蔽筒以及互感器线圈,所述互感器线圈轴向沿筒壁固定于内屏蔽筒法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屏蔽筒悬空端径向设置有支撑装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绝缘棒,每一个绝缘棒通过两个双头螺柱和一个固定于外壳的支座将内屏蔽筒悬空端与互感器外壳联结;其中两个绝缘棒之间的径向夹角最好为60度。
按照以上方案,本发明还可包括一个位于内屏蔽筒轴向位置的线圈压紧装置,该线圈压紧装置包括不少于四个双头螺杆和一个置于内屏蔽筒悬空端的环形压板,所述的双头螺杆沿内屏蔽筒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其一端与内屏蔽筒法兰连接,另一端与环形压板连接;所述的线圈压紧装置还可包括设置在线圈之间的绝缘隔环。
由于本发明的支撑装置可在内屏蔽筒端部产生一支持力,使互感器悬臂梁结构转化为一端固定、一端简支的梁结构,提高了内屏蔽筒的刚性,使内屏蔽筒的承载能力增强。
由于本发明的压紧装置可将线圈沿轴向压紧在内屏蔽筒法兰上,即使得三至五个线圈结成一个整体,其在振动过程中对内屏蔽筒的冲击力有相当一部分被线圈端面与内屏蔽筒法兰面及线圈端面与线圈之间绝缘隔环面的摩擦力抵消,其振动的振幅和频率也受到约束,发生机械振动时线圈对内屏蔽筒筒壁的冲击力明显减小,从而对内屏蔽筒的破坏性降至最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轴向剖面图。图中:1、线圈;2、压紧装置;3、外壳;4、支撑装置;5、内屏蔽筒。
图2是图1中线圈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为径向视图;图2b为轴向视图。图中:6、绝缘隔环;7、双头螺杆;8、垫圈;9、连接螺母;10、环形压板。
图3是图1中的支撑装置径向局部示意图。图中:11、双头螺柱;12、绝缘棒;13、支座;14、固定螺栓;15、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用电流互感器,包括外壳3、两端分别为法兰和悬空端的内屏蔽筒5以及互感器线圈1,所述互感器线圈1轴向沿筒壁固定于内屏蔽筒5的法兰上,内屏蔽筒5悬空端径向设置有支撑装置4;内屏蔽筒5轴向位置设置有线圈压紧装置2。
如图2所示,线圈压紧装置2包括十二个双头螺杆7和一个置于内屏蔽筒5悬空端的环形压板10,双头螺杆7沿内屏蔽筒5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图2a),其一端与该法兰连接,另一端用垫圈8、连接螺母9与环形压板10连接;压紧装置2还设置有绝缘隔环6,绝缘隔环6可根据线圈的数量确定,并置于线圈1之间,本实施例中,互感器的线圈1有五个,绝缘隔环6可设置六个。十二根均布的双头螺杆7通过环形压板10沿线圈轴线方向将线圈1紧压在内屏蔽筒5的法兰面上,使多个线圈1结成一体,减小线圈1在运输及正常工作时由于振动而对内屏蔽筒5表面产生的冲击力。
如图3所示,支撑装置4包括两个径向夹角为60度的绝缘棒12,每一个绝缘棒通过两个双头螺柱11和一个支座13将内屏蔽筒5的悬空端与互感器外壳3联结;支座13采用螺拴14和垫圈15固定于外壳3上。由于该支撑装置将内屏蔽筒5的悬空端与互感器外壳3连接成一体,并可双向调整连接绝缘棒12的双头螺柱11,使内屏蔽筒5受力状况由悬臂梁变成固支梁,承载能力大大提高。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以不包括线圈压紧装置2而单独采用绝缘支撑装置4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未经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83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硅树脂制备方法
- 下一篇:驼背矫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