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具有β-Al2O3结构的真空紫外发光材料发光强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18407.7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0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王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88 | 分类号: | C09K11/88;C09K11/6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具有 al sub 结构 真空 紫外 发光 材料 发光强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光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用共掺杂技术提高具有β-Al2O3结构的真空紫外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等离子显示器(PDP)与无汞荧光灯(稀有气体灯)中大量使用的绿色发光材料主要是Zn2SiO4:Mn2+(ZSM),但是Zn2SiO4:Mn2+的放电特性与常用的PDP红色、蓝色发光材料有很大差异,例如红色发光材料使用(Y,Gd)BO3:Eu3+,绿色发光材料使用Zn2SiO4:Mn2+,蓝色发光材料使用BaMgAl10O17:Eu2+时,会出现只有绿色像素单元放电电压变高的现象。尽管可通过在Zn2SiO4:Mn2+的颗粒表面进行涂层来改善其放电特性,但是这样将增加Zn2SiO4:Mn2+的生产成本。此外,Zn2SiO4:Mn2+的余辉时间较长,其1/10约为11.9ms。
BaAl12O19:Mn2+与BaMgAl10O17:Mn2+是两种属于β-Al2O3结构的真空紫外绿色发光材料,由于两者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与蓝色发光材料BaMgAl10O17:Eu2+相似或者相同,因此基本没有放电特性差异的问题,并且其色纯度与Zn2SiO4:Mn2+相当,余辉时间略短(1/10≈6-8ms)。因此两者被认为是替代ZSM的最佳选择。但是两者的发光强度和ZSM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使得两者的推广应用受到了一定阻碍。
国内外研究者主要采用掺杂其他元素来提高BaAl12O19:Mn2+和BaMgAl10O17:Mn2+的发光性能。目前已报道的有效的共掺杂离子是Mg、Sr、B(东南大学学报,2005,35:911-914;中国稀土学报,2001,19:586-589;中国专利《一种真空紫外线激发的铝酸盐绿色荧光粉及其制造方法》(专利号01110746.4,公开日2002.11.27,公开号CN1381547),或者通过制备Ba0.75Al11O17.25与BaMgAl10O17的固溶体,同时掺入Sr等元素(JP patent,1999,5989455),最佳效果可使发光强度较BaAl12O19:Mn2+提高约18%。但是与商用ZSM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尽管也可以通过共掺杂Eu2+作为敏化剂,但是掺杂量必须控制在0.01mol%以下,否则在真空紫外激发下将出现Eu2+的蓝色发光,严重影响发光材料的色纯度(东南大学学报,2005,35:911-914),而如此小的掺杂量对于目前生产商用发光材料常用的高温固相法而言,混合均匀难度较大,因此目前仍停留在实验室规模,没有商品化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具有β-Al2O3结构的真空紫外发光材料发光强度的方法,不仅使具有β-Al2O3结构的真空紫外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得到很大提高,而且对发光材料的色纯度无不良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84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