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肌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18912.1 | 申请日: | 200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3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金岩;张勇杰;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陕西艾尔肤组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60 | 分类号: | A61L27/60;A61L27/38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西安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任越 |
地址: | 7100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 组织 工程 皮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的组织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含肌细胞组织工程皮肤的制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皮肤已成为皮肤缺损治疗的热点,但至今仍然没有真正理想的皮肤替代物得以应用。目前,在医学美容、创伤、烧伤外科等领域中,随着对功能性恢复的要求和美观的考虑,对于某些深部的皮肤缺损仅仅达到创面上皮化已远远不够,人们仍在努力探索更合理的方法,使植皮区最终取得与全厚皮移植相同或相近的结果。目前存在的其主要问题是植入的人工皮肤在很长时间内外观板硬、缺乏弹性。
肌细胞最基本的功能是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产生张力和收缩力。肌细胞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组织中,为其所在器官的运动提供动力,使之保持或改变器官的形状和张力。肌细胞含有丰富的弹性蛋白和张力纤维,会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展性,以及抗拉能力。它在收缩以及胶原分泌中有重要作用,肌细胞的分化与伤口愈合的质量和速度密切相关;它通过分泌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和蛋白酶,使其在器官的发生、组织损伤的修复、器官纤维化及器官重塑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创面收缩过程中,肌细胞是收缩的动力源,肌细胞中微丝、微管系统及张力纤维等骨架结构主动收缩,使细胞收缩并带动周围基质,引起创面收缩;由于创面收缩过程中受张力影响,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产生收缩伤口效应,收缩过程中张力增加,细胞内肌动蛋白骨架按张力方向排列,共同参与伤口收缩。目前对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仅包含表皮层和真皮层,不含有肌细胞,所构建的皮肤不具有理想的弹性和机械强度,影响创面愈合的质量和速度。
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含肌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的研制报道和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已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肌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及其制备方法。使所制备的含肌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具有增强皮肤弹性和机械性能、防止体液流失并保护创面、促进创面愈合、抑制瘢痕形成的优点。
本发明提出的含肌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其特征在于:是由肌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皮肤表皮细胞和生物支架材料制成,是将肌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复合于生物支架材料内部,在表面接种表皮细胞构建而成的具有活性的含肌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所述的生物支架材料是可被机体接受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包括胶原蛋白、细胞外基质复合物、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聚乳酸、聚羟基乙酸的任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的细胞外基质复合物包含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纤维粘连蛋白成分。所述的肌细胞为自体或异体来源的平滑肌或骨骼肌细胞,或可向肌细胞分化的成体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皮肤干细胞、肝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肌细胞是有序排列在真皮层下方或无序分布在真皮层内。
本发明所述含肌细胞组织工程皮肤的制备方法,包括有培养基的配制、生物支架材料的制备、及组织工程皮肤的三维培养,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培养基的配制:按9∶1的体积比将DF12商用培养液与胎牛血清混合为基础液;再按500ml基础液标准加入胰岛素2~50ng,氢化可的松10~500μg,表皮细胞生长因子2~10μ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50ng,转化生长因子β5~50ng,腺嘌呤10~20mg,转铁蛋白1~10mg,维生素C5~30mg,制备成基础培养基;再用基础培养基配制以下培养基,其中添加物的浓度为终浓度:
培养基a 基础培养基+牛垂体提取液25μg/ml
培养基b 基础培养基+氯化钙15~150μg/ml
培养基c 基础培养基+氯化钙150~250μg/ml
培养基d 基础培养基+氯化钙250~350μg/ml
步骤2.生物支架材料的制备:在4℃条件下,按质量比将胶原7~10∶透明质酸2~3∶硫酸软骨素0.5~1混合,用0.5M的醋酸将其配制成浓度为4mg/ml~20mg/ml溶液,冰浴下紫外线照射,再按其体积分别加入10%的胎牛血清和10%的浓度为110mg/ml的DF12培养液,调pH至7.2~7.4,制成凝胶溶液,即支架材料;再将尼龙膜浸透凝胶溶液后,置于培养皿中固化形成支撑膜;
步骤3.将体外培养的肌细胞按1×105~1×106个/ml的浓度混入凝胶溶液,将其滴加至已固化的支撑膜表面,固化后形成肌肉细胞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陕西艾尔肤组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陕西艾尔肤组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89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