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苹果的双重保鲜贮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9101.3 | 申请日: | 200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0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郭彦峰;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7/00 | 分类号: | A23B7/00;A23B7/16;A23B7/153;A23B7/14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苹果 双重 保鲜 贮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品保鲜包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苹果的保鲜贮藏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苹果的双重保鲜贮藏方法。
背景技术
如何有效提高苹果的保鲜贮藏效果,大幅度延长苹果的保质期,使当年十月份采收后的新鲜苹果能够保鲜贮藏直到第二年的三月份(保鲜贮藏期限达五个月),以适应优质苹果生产区域(如陕西白水县、洛川县)的果农、企业、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是苹果现代保鲜贮藏技术领域中的一个关键性技术。
在苹果的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一体化物流链中,塑料薄膜保鲜袋、普通包装纸箱因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它们在苹果保鲜贮藏中还被广泛应用,但是使用塑料薄膜保鲜袋和普通包装纸箱的方法,保鲜贮藏期限短,保鲜效果也很一般,容易导致苹果的病害发生,也不适宜在现代物流运输过程中对苹果的包装防护。而且,如果要长时间保鲜贮藏的话,这两种技术都需要借助冷库或气调库,以提高苹果的贮藏品质、延长保质期。但是冷库贮藏法、气调库贮藏法的保鲜贮藏效果较好,但需要充足的电能供给,设备费用大、耗能高、成本较高,而且不能解决苹果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的保鲜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苹果的双重保鲜贮藏方法,解决采收后的苹果在非冷库、非气调库条件下的保鲜贮藏期限短、保鲜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苹果的双重保鲜贮藏方法,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将采收后的新鲜苹果进行全面清洗,
步骤2、按照可食性保鲜剂与水的重量为1∶5~1∶12的配比,配制可食性保鲜剂溶液,将步骤1清洗过的苹果浸泡在可食性保鲜剂溶液中,保持3~5分钟,然后晾干苹果表面,
步骤3、在纸箱内表面均匀涂布蓄冷剂胶体涂布层,并晾干涂布层,
步骤4、在步骤3所得的纸箱内表面粘贴选择性透过薄膜,
步骤5、在步骤4所得的纸箱内部放置底部纸板垫层,在底部纸板垫层上表面放置纸板隔套,将步骤2所得的苹果摆放在纸板隔套内,在纸板隔套上放置顶部纸板垫层,在顶部纸板垫层上表面均匀平铺分别装有氧气吸收剂、二氧化碳吸收剂、乙烯吸收剂、水分吸收剂的包装袋,
步骤6、对纸箱封合。
可食性保鲜剂选用壳聚糖或脂肪酸盐。
选择性透过薄膜选用聚乙烯或聚偏二氯乙烯薄膜,薄膜厚度为30~80微米。
氧气吸收剂选用有机脱氧剂或铁系脱氧剂,其使用量为1.6~2.1克/每千克苹果。
二氧化碳吸收剂选用钠石灰或硅石,其使用量为3.8~4.9克/每千克苹果。
乙烯吸收剂选用凝灰石或人造沸石微粉末,其使用量为3.7~4.6克/每千克苹果。
水分吸收剂选用分子筛或硅胶,其使用量为1.8~2.5克/每千克苹果。
涂布层为蓄冷剂胶体层,蓄冷剂选用干冰或超高分子聚丙烯酸钠胶体。
干冰使用量为3.1~3.6克/每千克苹果。
超高分子聚丙烯酸钠胶体中,超高分子聚丙烯酸钠与水的体积的配比为1∶30~1∶40。
本发明的保鲜方法的保鲜贮藏期能够达到五个月,与采收后苹果的口感基本相同,光泽度好,无污染、无毒害,完全符合卫生食用要求,方便贮运、成本低、效益高、节约能源,解决了采收后的苹果在非冷库、非气调库条件下保鲜贮藏期限短、保鲜效果差,难以保证原始品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所使用的自然气调保鲜纸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的操作工艺示意图。
图中,1、普通纸箱体,2、涂布层,3、选择性透过薄膜,4、氧气吸收剂,5、二氧化碳吸收剂,6、乙烯吸收剂,7、水分吸收剂,8、顶部纸板垫层,9、本发明可食性保鲜剂溶液处理后的苹果,10、纸板隔套,11、底部纸板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自然气调纸箱双重保鲜贮藏方法是根据苹果本身的自然呼吸特征、生理性病害机理和自然气调包装原理,组合使用苹果保鲜处理技术和自然气调保鲜纸箱技术,克服了单独使用苹果保鲜处理技术保鲜效果差、不耐贮藏等缺点,有效地改善了单独使用自然气调保鲜纸箱技术的保鲜贮藏期和苹果保鲜品质。
首先,在苹果装入纸箱之前,对苹果自身实施保鲜处理技术,提高苹果抵御病虫害和微生物侵害的能力。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苹果不能损伤苹果表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9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客车的前装饰板结构
- 下一篇:地滚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