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羌活种子处理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19178.0 申请日: 2007-11-10
公开(公告)号: CN101427680A 公开(公告)日: 2009-05-13
发明(设计)人: 陈志;马永贵;韩鸿萍;拉本;肖玉兰;洪浩;高东林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宁集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A01N43/04 分类号: A01N43/04;A01C1/06
代理公司: 青海省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全宏毅
地址: 810001青海*** 国省代码: 青海;6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羌活 种子 处理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促进羌活种子萌发的方法,特别是萌发前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入药典的羌活植物为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Chang)和(Notopterygium.forbesii de Boissieu),药用历史悠久,始见于《神农本草》,列于独活项下,直至唐代的《药性本草》与独活分列。本品主要含挥发油和香豆素类成分,具有散寒、祛风、除湿、止痛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风湿麻痹痛等症。

羌活属高寒植物,生长环境特殊,年生长期短,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一般5-7年生羌活才能达到药用标准。目前主要分布于青海、西藏、四川和甘肃,羌活属是我国特有属。羌活喜冷凉、耐寒、怕阳光、喜肥,适宜于寒冷湿润气候,多生长在高山灌木丛、亚高山灌丛、草丛及高山林缘地,土壤以亚高山灌丛草甸土、山地森林土为主,尤以土壤疏松、含腐殖质较多荫湿的地方多见。植被以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暗针叶林,高山针叶疏林,山地草甸,高山灌丛及高山草甸为主。以肥沃的酸性或中性土生长为佳。地域性较强,在一般低暖气候环境不宜生长。羌活种群更新非常缓慢,资源一旦被破坏,难以恢复。羌活在自然环境下有两种繁殖方式,即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种子繁殖能力异常低,在实验室对成熟种子解剖和催芽处理发现:绝大多数自然成熟种子的胚处于原胚状态,翌年发芽率仅万分之几,发芽时间280天。野外对种群观察也发现,在一个成熟的种群(大多数植株已开花结果)中,仅偶见实生苗植株。羌活生长期短,种子到生育成熟阶段前,由于气温下降,植株吸收营养能力和生物合成水平降低,营养供给不足,种子被动“成熟”脱落。特殊的生态环境,使该生物选择了较长的休眠期。羌活根茎生物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生长5年左右),植株才完全性成熟。现在,羌活的采挖已从低海拔提升到了高海拔(4000m),采挖速度远远超出了羌活种群正常的更新速度,种群缺乏修复期。羌活主产区的过度采挖,使得多年生、繁育力低的羌活资源缺乏修养生息的机会,导致资源日渐枯竭。

目前,用羌活的中(藏)成药有200余种,用药需求量非常大,长期只靠野生采集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以致资源濒临灭绝,加强羌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已迫在眉睫。

羌活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经历较长的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两个阶段,此过程约需280天。自然条件下,种子在完成后熟过程中,大量种子会腐烂,导致繁殖系数大大降低。发芽率仅万分之几。目前,未能进行规模化的人工栽培,尚未发现对羌活种子萌发前进行处理以缩短处理时间、并提高萌发率的报道。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对羌活种子在萌发前进行处理,通过处理,缩短处理时间、并提高种子萌发率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首先,配制处理液,处理液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生长素0.005-0.05%,赤霉素0.01-0.1%,无水乙醇3%,其余为水;将按上述比例称取的生长素、赤霉素混合,用上述比例的无水乙醇溶解,再加入水混匀;然后称取干燥的羌活种子,并取羌活种子量20%的处理液,将二者拌匀,在5-10℃条件下处理190-210天。

本发明的另一特点是所述的处理液中的水为蒸馏水。

本发明的另一特点是保持所述的处理液中生长素的浓度在50-500ppm之间、赤霉素的浓度在100-1000ppm之间。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效果:1、大大缩短了种子处理时间,从280天左右天缩短至约200天。2、种子发芽率高,处理后的发芽率大于7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称取1kg羌活种子,称取生长素10mg,赤霉素40mg,将生长素与赤霉素混合,用6ml无水乙醇将激素溶解。溶解后加入水混溶至200ml,使溶液中生长素浓度为50ppm,赤霉素浓度为200ppm。用前述激素溶液将种子拌匀,置于7-10℃条件,200天后,取3000粒种子,分3份置于20℃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种子在一周内完成萌发,发芽种子数分别为823粒、785粒、815粒,平均发芽率为80.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宁集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师范大学,未经西宁集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91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