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压溶盐连续硫化装置的密封控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19877.5 | 申请日: | 2007-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5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吕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金海 |
主分类号: | C08J3/24 | 分类号: | C08J3/24;H01B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4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压 连续 硫化 装置 密封 控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压溶盐连续硫化装置的密封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采用加压溶盐连续硫化装置来硫化电缆是一种常用方法,现有的加压溶盐连续硫化装置一般包括硫化装置、冷却装置和压缩空气供给装置,硫化装置包括储盐罐和硫化管,电缆的硫化在硫化管中完成,在硫化过程中硫化管中必须保持一定的压力。由于现有的压溶盐连续硫化装置仅有一个密封门,密封门的大小与包在电缆铜芯外部的橡胶套管直径相匹配,所以在开始生产时,电缆铜芯通过密封门,而后部橡胶套管部分还未移动到硫化管末端时,密封门起不到密封的作用,容易产生喷盐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开始生产时不会产生喷盐现象的加压溶盐连续硫化装置的密封控制机构。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硫化管和安装在硫化管出口处的密封阀门;所述密封门包括小径密封阀门和大径密封阀门,在小径密封阀门和大径密封阀门之间设有可探测电缆铜芯经过的铜芯探测装置和可给出信号控制大、小径密封阀门、的信号发送装置。
上述加压溶盐连续硫化装置的密封控制机构的铜芯探测装置具有可与硫化管连接的上、下壳体,上、下壳体、上均设有通孔,下壳体的通孔中可调连接有下导杆,上壳体的通孔中滑动设有上导杆,上、下导杆、相对端均设有滚轮。
上述加压溶盐连续硫化装置的密封控制机构的信号发送装置具有下端开口的缸体,缸体中上下滑动设置有活塞,活塞的上端面连接有触杆,缸体上端可调连接有与触杆相对应的抵杆;缸体连接在铜芯探测装置上壳体上,上导杆的上端插入缸体中且与活塞的下端面相抵触。
上述加压溶盐连续硫化装置的密封控制机构的信号发送装置的触杆具有套管和芯杆,芯杆滑动设置在套管中,套管中且处于芯杆的下部设有弹簧。
上述加压溶盐连续硫化装置的密封控制机构的大、小径密封阀门、均为闸板式密封阀,具有阀体,阀体内腔设有定闸板和动闸板,动闸板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定闸板和动闸板的闭合端各对应设有缺口。
上述加压溶盐连续硫化装置的密封控制机构的大径密封阀门的定闸板和动闸板的缺口形状与所加工电缆橡胶套横截面形状相配;所述小径密封阀门的定闸板和动闸板的缺口形状与所加工电缆铜芯横截面形状相配。
上述加压溶盐连续硫化装置的密封控制机构的大、小径密封阀门、的定闸板和动闸板的闭合端各设置有密封橡胶垫。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具有两道密封阀门,前部的小径密封阀门与电缆铜芯直径相配,可在开始生产时保持硫化管中密封状态,当电缆铜芯外部的橡胶套管移动至小径密封阀门时,电缆铜芯移动至铜芯探测装置和信号发送装置处,铜芯探测装置和信号发送装置控制打开小径密封阀门,使电缆可以顺利通过,之后关闭大径密封阀门,大径密封阀门与电缆铜芯外部的橡胶套管直径相配,依然保持硫化管中密封状态,可以在开始生产时就密封硫化管,密封效果较好,不会产生喷盐现象。
(2)本发明铜芯探测装置中的下导杆、信号发射装置的抵杆均为可调,密封阀门的闸板可以更换,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缆生产。
(3)本发明信号发送装置的触杆由套管和芯杆组成,套管中设有弹簧,使芯杆在向上触及抵杆时能起到缓冲作用,设计合理。
(4)本发明密封阀门的动、定闸板闭合端设有密封橡胶垫,密封性能更加优良。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铜芯探测装置和信号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密封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下方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本发明包括硫化管1和安装在硫化管1出口处的密封阀门2;所述密封门2包括小径密封阀门2a和大径密封阀门2b,在小径密封阀门2a和大径密封阀门2b之间设有可探测电缆铜芯经过的铜芯探测装置3和可给出信号控制大、小径密封阀门2a、2b的信号发送装置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金海,未经吕金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9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β2GPI基因工程Fab抗体
- 下一篇:三白草提取物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