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媒体接收设备的线路板的电子调谐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1243.3 | 申请日: | 200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6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华明机械制造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50 | 分类号: | H04N5/50;H04N5/4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媒体 接收 设备 线路板 电子 调谐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媒体接收设备的线路板的电子调谐器,属于电子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多媒体接收设备例如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录像机、电缆电视接收机等等已经能满足人们欣赏具有高图像质量的且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要求。在这种接收设备中均存在或称配置有被称之为机芯的电子线路板藉以对信号进行处理,并且在电子线路板上配有电子调谐器,由调谐电路利用天线从VHF或UHF频段接收的各电视(图像)信号中选择所期望频道的一个信号。通常,电子调谐器安装于电子线路板之一隅,对此可以由图2所示,该图给出了固装于电子线路板2上的调谐器本体1,调谐器本体1包括壳架11、底盖12、顶盖13、调谐电路板14以及插接口15,底盖12和顶盖13起到对安装于壳架11内的调谐电路板14的屏蔽作用。上述结构的调谐器本体1在电子线路板2上的安装方式是这样的:在底盖12的两侧各延设至少一对插脚121,将各插脚121以插榫的形式插固到预设于电子线路板2上的插脚孔21中,将安装有调谐电路板14的壳架11的底侧与底盖12配合,再将顶盖13盖配到壳架11的上侧,由顶、底盖13、12将调谐电路板14封闭在壳架11中。上述结构的调谐器本体1与电子线路板2的结合方式早已为业界习惯采用,而且及至目前也并未提出任何结构性缺陷的质疑,但是经申请人长期关注并且征集了大量的用户反馈信息,归结的主要缺陷为接收信号不稳定、发生图像模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并不是调谐器本体1自身的技术问题,而是调谐器本体1与电子线路板2之间的安装不合理所致,而若要消除上述缺陷,就必须对电子调谐器本体1的结构作必要的改良,因为,若按目前的结构在底盖12上延设插脚121与电子线路板2相固,那么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插接口15是从壳架11上引出的,而且必须从壳架11上引出,因此在反复插拔过程中壳架11反复受力,引发松动甚至出现与底盖12分离以及导致调谐电路板14上的引出脚与电子线路板2之间的连接点相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可靠而得以避免接收信号不稳定、图像模糊的现象发生的多媒体接收设备的线路板的电子调谐器。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多媒体接收设备的线路板的电子调谐器,它包括调谐器本体,该调谐器本体包括壳架、底盖、顶盖、调谐电路板以及插接口,底盖和顶盖与壳架的上、下侧相盖配,调谐电路板固定在壳架中,并且由顶、底盖屏闭,插接口延设于壳架上,与调谐电路板电连结,所述的壳架的至少两侧延设有用于与多媒体接收设备的电子线路板相插配的插置脚。
本发明所述的插置脚的形状为T形。
本发明所述的壳架的壁体上间设有第一、第二突条,而所述的顶、底盖的盖壁上分别构成有间布的第一、第二突条槽,第一、第二突条与第一、第二突条槽相配合。
本发明所述的插置脚延设在壳架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体下方。
本发明所述的插置脚在壳架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体的下方各延设有至少一对。
本发明由于变已有技术中由底盖与电子线路板的固定为通过设在壳架上的插置脚与电子线路板插固,在使用过程中即使在插接口上反复插拔,也不会引发壳架的松动,能确保调谐电路板的引出脚与电子线路板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从而得以保证信号稳定、图像清晰的收视、收听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已有技术中的多媒体接收设备的线路板的电子调谐器的调谐器本体与电子线路板相固定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华明机械制造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华明机械制造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12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柱形磁共振天线
- 下一篇:实现无线通用串行总线数据传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