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屏用的转轴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1244.8 | 申请日: | 200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1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华明机械制造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2B9/08 | 分类号: | G12B9/08;F16M11/10;G09F9/35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屏 转轴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屏用的转轴支架,属于液晶显示屏与显示屏座之间的过渡装置,起到对液晶显示屏的前倾、后仰角度的调整作用。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屏与液晶显示屏底座之间需要过渡装置过渡,即通过转轴支架进行过渡,当要对液晶显示屏作前倾或后仰的角度调整时,则由转轴支架的转轴的回转角度来担当,并且还必须有效地保持在被调整后的位置。因此便涉及到转轴支架的调整可靠性问题、抗疲劳问题等等。如果不需多久的使用而产生转轴松弛,那么会使液晶显示屏无法定位在期取的调整位置,甚至会因失去定位而损及价格昂贵的液晶显示屏。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518124Y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座体的改良的技术方案,详细地介绍了轴接件和卡掣装置,轴接件是由至少具一铣面的轴杆依序穿越轴孔、面孔及卡掣装置,并且其端部的结合段(螺纹段)与一迫紧件(固定螺母)连接而形成一枢轴结构;卡掣装置是由一定位片与一扣接片所组成,该定位片供轴杆穿越,并固设于架面一侧,以形成联动,其周缘垂直向至少设一卡槽及一回动槽,而扣接片亦供轴杆穿越,并且固定于固定件一侧的轴杆上,其周缘朝着定位片至少突设一扣榫。详细结构可由该专利的图1晰示。该专利客观上能体现出在其说明书第5页倒数第6行至第6页第一行所述的长处,但是经申请人观察并分析以及经过实际验证,该专利尚存在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欠缺:一是由于穿置在同一转接件上的一组碟形簧片(专利称弹性装置)的设置方向处于同向,犹如一叠碟子状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作用效果即涨紧定位效果实质上仅起到一枚碟形簧片的作用,所以定位效果是不理想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当使用一个时期后容易产生定位失效,使液晶显示屏的调整失败;二是对中效果差,因为其仅在每一转接件的一端设置包括弹性装置在内的所有部件,然而由于液晶显屏上的一对安装孔的位置随着型号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于是无法使一对转接件满足对中要求;三是转动定位过程中容易产生脱臼现象,因为它是靠套设在转接件上的定位片的突榫及回动槽与回动件上的挡榫相配合的,因此存在突榫越过挡榫造成调整定位失灵之虞,使液晶显示屏会遭突然无制约而下坠或突然无制约而后仰受损;四是零部件多,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确保液晶显示屏调整效果及使液晶显示屏可靠地定位于调整后的位置的、对中准确、方便的、可避免液晶显示屏出现失控性前倾、后仰的、结构简单的液晶显示屏用的转轴支架。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液晶显示屏用的转轴支架,它包括一第一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的一对侧壁的上部分别开设有定位脚孔和第一转接件孔;一对各具第二转接件孔和安装孔的第二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的底部延设有用于容纳到所述定位脚孔中去的定位脚;一对转接件,依序穿过所述的第二、第一转接件孔由紧固件定位,各转接件上构成有配接螺纹和铣平面;套置在各转接件上的弹性定位装置和对中调整装置,其中,弹性定位装置在转接件上的位置处于转接件所穿过侧壁的一端,而对中调整装置在转接件上所处的位置居于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的侧壁之间,所述的弹性定位装置包括一耐磨片和至少一对碟形片以及至少一对隔片,碟形片与隔片呈一间一设置。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固定件的上部并且居于所述的一对侧壁之间的中央部位延设有一固定舌。
本发明所述的定位脚孔为形扇形孔。
本发明所述的定位脚孔为弧形孔。
本发明所述的弧形孔为香蕉形孔。
本发明所述的耐磨片的中央加工有用于套置到转接件上去的中心孔,该中心孔的孔形是与转接件上的配接螺纹、铣平面相匹配的。
本发明所述的隔片上的所用于套置到转接件上去的通孔的孔形是与转接件上的配接螺纹、铣平面相匹配的。
本发明所述的对中调整装置包括一组调整片和一储油片,各调整片所用于套置到转接件上去的中央孔的孔形是与转接件上的配接螺纹、铣平面相适配的,并且各调整片的至少一侧间设有用于增大摩擦扭矩的第一凹槽,储油片上间设有储油孔。
本发明所述的耐磨片上间设有油孔。
本发明所述的隔片上间设有用于增大摩擦扭矩的第二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华明机械制造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华明机械制造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12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转接装置
- 下一篇:废品油净化还原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