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取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1604.4 | 申请日: | 200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8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蔡健;季万兰;童迅;苏晓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梁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16 | 分类号: | A61K36/16;A61P9/10;A61P31/04;A61P35/00;A61P39/06;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杏叶 提取物 制取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叶中提取物的制取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叶中富含有大量的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等活性成份,银杏黄酮具有种生物活性功能,如抗氧化、抗肿瘤、扁菌消炎、扩张血管、增加血液循环、抑制血栓的形成、防止动脉硬化等功效,特别是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防治功能,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最初主要采用水浸法,后来逐步引入有机溶剂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酶提取法。水浸法成本低,产品安全,无环境污染,但是该法浸出率低,糖类和鞣质等水溶性杂质增加,使GBE的进一步精制困难。有机溶剂提取法是国内外最常用的方法,该法分初提和精制两个阶段,国内一般采用60-70%的乙醇水溶液,经多次回流萃取获得初提物,然后采用液-液萃取或吸附-洗脱等方法精制;液-液萃取在国外已经有成熟的工艺,国内也有采用此分离方法的,液-液萃取选择性高,收率高,设备简单,但成本较高,有机溶剂残留,污染环境;吸附-洗脱法相对液-液萃取操作简单,溶剂损耗少,污染小,但往往需要采用梯度洗脱等方法才能较完全地回收银杏叶的生物活性成份。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与溶剂提取法相比具有提取效率高,无溶剂残留,无毒性,活性成份不易被分解破坏等优点。微波提取法能对萃取体系中的不同组份进行选择性加热,使目标组分直接从基体分离,因此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微波法还具有热效率高、升温快速均匀、萃取效率高、大大缩短提取时间等优点。
与传统方法比,这些新兴技术提取类黄酮大都具有得率和含量高、速度快、条件温和,有利于热敏成份的保护,耗能少及环境友好等特点。但这些技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局限性,如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类黄酮时,由于二氧化碳的非极性和类黄酮的强极性,必须采用夹带剂或在较高的压力下提取,而高压设备的一次性投资比较大,这就给其工业化带来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超临界流体的相平衡和传递过程基础数据的缺乏,不能建立满意的关联和预测模型。另外,间歇生产的能量损失大、萃取率低、生产成本高。酶工程技术提取类黄酮在国外已有厂家用于工业化生产,但酶的选择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进行深入药理研究基础上,寻找最佳工艺条件和可能的作用机理,需要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多技术联合的工艺路线,实现银杏叶大规模工业化提取的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取技术。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取技术,其步骤主要包括:将晒干的银杏叶破碎到一定粒度,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采用平转连续浸泡技术和溶剂逆流萃取技术提取生物活性成份,以活性成份提取率为指标,优化提取的工艺条件,并结合经济核算,确定合适的萃取级数和溶剂用量,由此得到最优化的工艺参数,据此设计完善专用的符合银杏叶活性成份的高效率提取和处理工艺;对萃取和离心得到的含银杏叶活性成份的提取液,采用真空升膜浓缩技术进行浓缩;最后,采用低温沸腾干燥技术,将银杏叶提取物浓缩制得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生产工艺科学合理,通过组合多技术工艺,提高了银杏叶提取物的得率,并取得最佳的组合效率;该技术可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取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取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取技术,其具体步骤包括:采用蔗糖为原料,经工业化酶法转化生产,该工业化酶法生产技术为现有技术,得到含量为55%左右的普通级低聚果糖,该低聚果糖中还含有葡萄糖等其它副产品;接着,利用生物转化原理,采用酵母转化消除普通级低聚果糖中的葡萄糖,使低聚果糖的含量达到75%以上;最后,再利用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和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去除其中其它成份,使产品中的底聚果糖含量达到95%以上。
在上述的制取技术中,主要采用了平转连续浸泡技术、溶液逆流萃取技术、真空升膜浓缩技术和低温沸腾干燥技术等技术的合成,从而在提高银杏叶中提取物的效率的同时,还使该提取技术走向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
采用上述方法提取的生物活性成份的提取率可达到85到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梁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梁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16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
- 下一篇:用于时分双工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台及其天线选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