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路换向阀溢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1677.3 | 申请日: | 200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4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大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大成 |
主分类号: | F15B13/00 | 分类号: | F15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700江苏省建湖县建港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向 溢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系统中所使用的一种多路换向阀溢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售的ZS系列多路换向阀,由于其通用性强、使用压力高,广泛用于叉车、挖掘机、压板机、装载机及其它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实现多个执行机构的集中控制。这类多路换向阀一般由两个三位六通手动滑阀块、一个溢流阀与单向阀的复合阀块及一个汇流块叠合而成。多路换向阀的溢流阀含有柱芯、柱芯套、柱芯套座和弹簧。柱芯为内空的柱体结构、在其内部一端设有阻尼小孔。柱芯穿装在柱芯套内,柱芯套座位于柱芯套的下方,弹簧一端位于柱芯内,另一端位于柱芯套座上。由于柱芯上设有的阻尼孔径较小,仅为1.2毫米,在工作过程中液压油中的杂质很容易将阻尼小孔堵塞,造成溢流阀不能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受液压油中杂质的影响、而能够正常工作的多路换向阀溢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多路换向阀溢流装置含有柱芯、柱芯套、柱芯套座和弹簧,柱芯为内空的柱体结构、在其内部一端设有阻尼小孔,柱芯穿装在柱芯套内,柱芯套座位于柱芯套的下方,弹簧一端位于柱芯内,另一端位于柱芯套座上,还含有顶针和顶针座,顶针设置在顶针座上,顶针座上设有通孔,顶针的上部穿装在柱芯的阻尼小孔内,顶针的针尖与阻尼小孔外端基本在同一平面内,顶针座位于柱芯套座上。
所述顶针的直径为0.5~0.6毫米。
由于采用顶针穿装在柱芯的阻尼小孔内,顶针设置顶针座上,当液压油中的杂质堵塞在柱芯的阻尼小孔上时,由于液压油的压力作用,迫使柱芯向柱芯套座的方向移动,因顶针座被柱芯套座顶住,所以顶针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这样堵塞在阻尼小孔上的杂质被顶针顶出,液压油能够进入阻尼小孔,溢流阀正常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能够自动去除堵塞在柱芯阻尼小孔上的杂质,因此该装置不受液压油中杂质的影响而能够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多路换向阀,2.复合阀块,3.进油腔,4.阻尼小孔,5.柱芯套,6.柱芯,7.顶针,8.弹簧,9.顶针座,10.通孔,11.柱芯套座。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多路换向阀1由两个三位六通手动滑阀块、一个溢流阀与单向阀的复合阀块2及一个汇流块叠合而成。现有的溢流阀含有进油腔3、柱芯6、柱芯套5、柱芯套座11和弹簧8。柱芯6为内空的柱体结构、在其内部一端设有阻尼小孔4。柱芯6穿装在柱芯套5内,柱芯套座11位于柱芯套5的下方,弹簧8一端位于柱芯6内,另一端位于柱芯套座11上。柱芯套5和柱芯套座11依次穿装在复合阀块2内。本发明多路换向阀溢流装置,是在上述现有的溢流阀基础上,增设了顶针7和顶针座9改进而成。顶针7设置在顶针座9上,顶针座9上设有通孔,图中未示。顶针7的上部穿装在柱芯6的阻尼小孔4内,顶针7的针尖与阻尼小孔4的外端基本在同一平面内,顶针座9位于柱芯套11座上。顶针座9上设有的通孔与柱芯套座11上设有的通孔10相通。工作时,液压油进入进油腔3,当液压油中的杂质堵塞在阻尼小孔4上时,由于液压油的压力作用,迫使柱芯6向柱芯套座11的方向移动,因顶针座9顶在柱芯套座11上,所以顶针7不动,这样堵塞在阻尼小孔4上的杂质被顶针7顶出,这时液压油能够进入阻尼小孔4内,溢流阀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大成,未经朱大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16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