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源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2109.5 | 申请日: | 200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5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邱勇;吴空物;高裕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H05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器 及其 背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具体为一种采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作为其背光源的液晶显示器,属光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不断进步,使得传统上一些较为笨重的电子产品亦逐渐演进而具有可携带的特性。反应在显示装置上便是由液晶显示装置(LCD)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装置而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对于一些具有个人携带特性的电子产品而言,例如,手机、PDA及笔记型计算机等,更不可能以传统的CRT显示装置作为显示接口。
LCD是一种被动式的平板显示器件,由于LCD面板本身不具发光特性,因此,必须在LCD面板后加上一个背光源,方能达到显示效果。作为LCD器件的背光源,为了确保显示画面的质量,它应具有亮度高、发光均匀、照明角度大、成本低、功耗低、轻薄而不易损坏等性能,且最好是面光源。因此,基于以上指标,目前LCD背光源通常有三种:LED、EL、CCFL(冷阴极发光)、OLED。
冷阴极荧光灯(CCFL)是采用冷阴极代替钨丝等热阴极的低气压汞、稀有气体放电灯,在强电场的作用下,依靠离子轰击由镍、钽和锆等金属组成的电极来发射电子,使汞原子激发和电离,形成丰富的253.7nm紫外线和足够的电流,紫外辐射再激发管壁上的荧光粉涂层而发光。因荧光物质的组成材料不同,故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它具有高亮度、高效率、低能耗、长寿命,以及长时间有效发光等优点。防震性能好,可重复亮灯熄灭,可在低温下自如启动。与热阴极型荧光灯相比,发热量低且管径细小,可方便作为各种液晶显示屏的照明用光源。如图1A所示,CCFL背光源一般采用单管单侧置式,CCFL发出的光通过反光板反射进入导光板,导光板又使光遍布整个导光板而射出进入散光板,最后光从散光板均匀射出进入LCD。
由于LED具有发光亮度高、直流驱动、低驱动电压(~4V)、功耗低、高寿命(>10万小时)等优点,因此LED也可以用作LCD背光源。如图1B所示,LED背光源一般采用将几个串联的LED置于LCD一侧的方式,LED发出的光依次通过导光板、散光板进入LCD。
如附图1C所示,由于无机电致粉末发光(以下简称EL)面板可以整面发光,因此由它做成的背光源不需要导光板、散光板,这样可以使LCD变得很轻薄,并且EL背光源具有低功耗、面光源、成型容易、色彩美观等特点,但EL背光源需要高压交流电驱动。
与其它背光源相比,由于LCD用OLED背光源是一种反射式背光源,其金属覆盖层是有着高反射率的镜面反射层,因此OLED背光源不需要导光板、散光板就可以将光发射层发出的光直接反射到LCD。且OLED背光源有亮度高、耐冲压、轻薄(如为柔性衬底则更轻薄)、功耗低等优点,很好得符合了LCD对背光源的要求。
但是,现有技术中LCD用OLED背光源采用的是整面式发光方式,由于OLED器件的阳极一般采用的是电阻比较大的透明电极ITO,而且OLED本身为电流注入型器件,因此致使较大面积光源屏体的电流发布不均匀,从而导致整个屏体发光均匀性比较差,进而影响LCD显示效果以及OLED背光源本身的发光稳定性。而且,由于整面式发光OLED背光源在LCD显示过程中始终处于亮的状态,这势必导致OLED背光源耗电量也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遭遇的问题,设计出一种新颖的LCD用OLED背光源。
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屏、背光源和驱动模块,其中背光源为有机电致发光面板,该面板为点阵发光屏,且点阵数至少为两个。
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面板中的像素设置为与液晶面板中的像素相匹配。
上述有机电致发光面板中的像素的尺寸和位置设置为与液晶面板中的像素尺寸和位置相匹配。
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面板中的每个像素可以设置为与液晶面板中的至少一个子像素的相匹配。有机电致发光面板中的每个像素也可以设置为与液晶面板中的至少一个像素相匹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达到减少OLED背光源功耗的效果,而且,因为将OLED面板设计为点阵发光,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背光源屏体发光的均匀性和发光稳定性,亦有利于提高LCD器件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为CCFL作为LCD背光源的示意图;
图1B为LED作为LCD背光源的示意图;
图1C为无机EL作为LCD背光源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点阵OLED作为LCD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部分构造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21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