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尘器用旋风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2145.1 | 申请日: | 200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49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128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 器用 旋风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用旋风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吸尘器用旋风分离装置,包括旋风筒体(1),该旋风筒体(1)上设置有气流入口(11)和气流出口(12),所述的旋风筒体(1)的内腔形成旋风分离室(3)。外层旋流在向气流出口返转时产生局部涡流,将旋风分离下来的尘粒重新卷起,特别是细小粉尘搅起,从而被上升气流带走。其次,外层气流同时也会进入集尘室,从中间返回锥体容易与外层气流产生干扰,影响分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旋风分离室内增设挡尘伞的吸尘器用旋风分离装置,该旋风分离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返转的上升气流夹带细小灰尘直接排出。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吸尘器用旋风分离装置,包括旋风筒体,该旋风筒体上设置有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所述的旋风筒体的内腔形成旋风分离室,所述的旋风分离室内还设置有挡尘伞,所述的挡尘伞位于所述的气流出口的上游并且对着所述的气流出口。
所述的挡尘伞的外圆周边缘的直径大于所述的气流出口的口径小于所述的旋风筒体在位于与所述的挡尘伞处在同一平面内的筒体内径。
所述的挡尘伞的外圆周边缘的直径为所述的旋风筒体在位于与所述的挡尘伞处在同一平面内的筒体内径的0.6~0.85倍。
所述的气流出口处设置有排气管,该排气管位于所述的挡尘伞的下游,所述的排气管的一端部伸入至所述的旋风分离室内,所述的排气管的内部形成排气通道。
所述的旋风筒体呈截顶圆锥状。
所述的挡尘伞的外边缘具有一个上游表面,该上游表面为挡尘伞上首先与气流相接触的表面,所述的上游表面与所述的旋风筒体的旋转中心线形成一个夹角a,该夹角a大于等于35度小于等于70度。
所述的挡尘伞正对着所述的气流出口。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当上升气流遇到挡尘伞时,洁净的气流会继续沿伞边上升直到从气流出口排出,而细小灰尘由于惯性会被再次分离到旋风筒体的内壁,与外层气流混合,旋转分离,提高分离效率;总体来说,增加挡尘伞可以使返转夹带细小灰尘的上升气流能够进行二次分离,提高旋风分离装置的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旋风分离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2为应用本发明的旋风分离装置的吸尘器的主剖视图;
附图3为背景技术中旋风分离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旋风筒体;3、旋风分离室;5、挡尘伞;6、排气管;7、排气通道;8、旋转中心线;11、气流入口;12、气流出口;51、上游表面;10、一级旋风分离装置;101、一级旋风筒体;20、二级旋风分离装置;201、二级旋风筒体;22、芯筒;211、二级进气口;23、旋流导向板;24、进风分配器;30、三级旋风分离装置;301、三级旋风筒体;311、三级进气口;313、底孔;32、三级旋风分离室;34、三级排气管;35、三级挡尘伞。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吸尘器用旋风分离装置,包括旋风筒体1,通常旋风筒体1呈截顶圆锥状,该旋风筒体1上设置有气流入口11和气流出口12,旋风筒体1的内腔形成旋风分离室3,旋风分离室3内设置有挡尘伞5,挡尘伞5位于所述的气流出口12的上游并且对着气流出口12。该挡尘伞5最好正对着所述的气流出口12。
挡尘伞5的外圆周边缘的直径大于气流出口12的口径小于旋风筒体1在位于与所述的挡尘伞5处在同一平面内的筒体内径。这样设置使得夹带细小灰尘的上升气流首先与挡尘伞5相碰撞,从而进行二次分离。
挡尘伞5的外圆周边缘的直径优选为旋风筒体1在位于与挡尘伞5处在同一平面内的筒体内径的0.6~0.85倍。
气流出口12处设置有排气管6,该排气管6位于挡尘伞5的下游,排气管6的一端部伸入至旋风分离室3内,排气管6的内部形成排气通道7,分离过的洁净的气流通过该排气通道7排到该旋风分离装置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21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向签名数据的安全认证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阔叶风景林幼树的截干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