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主制动器与缓速器联合控制器及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2250.5 | 申请日: | 200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49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何仁;赵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7/28 | 分类号: | B60L7/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制动器 缓速器 联合 控制器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汽车主制动器与缓速器联合控制器,所述缓速器包括电涡流缓速器和发动机排气缓速器,联合控制器由微型计算机(1)、开关信号输入电路、汽车行车脉冲信号输入电路、汽车制动踏板位置输入电路、控制芯片IC(7)、功率场效应管(10)及其阻容二极管缓冲电路、电流检测电路(8)、电压检测电路(9)、排气控制功率管(15)以及蜂鸣器(6)和故障灯(5)组成,开关信号输入电路、汽车行车脉冲信号输入电路、汽车制动踏板位置输入电路与微型计算机(1)相连,控制芯片IC(7)的前向通道接入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接口(2),后向通道接到功率场效应管(10)栅极,功率场效应管(10)栅极接到输出端,漏极接到蓄电池的正极,源极接到电涡流缓速器的线圈上,并在功率场效应管(10)漏极和源极之间并联了阻容二极管缓冲电路,在功率场效应管(10)的源极设立了电流检测电路(8)和电压检测电路(9),检测电路的输出端接到控制芯片IC(7)信号端口;排气控制功率管(15)的栅极接到微型计算机(1)的输入/输出接口(2),源极接地,漏极通过发动机排气缓速器电磁阀线圈(16)接到蓄电池正极;蜂鸣器(6)和故障灯(5)接入微型计算机(1)的输入/输出接口(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主制动器与缓速器的联合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联合控制器选用的微型计算机(1)有多个输入/输出接口(2),只读存储器ROM(18)和随机存储器RAM(17),内部嵌入了计数器和模数转换器ADC,中央处理器CPU(3)通过内部总线(4)接收输入/输出接口(2)传来的数字信号、计数器的计数结果以及模数转换器ADC的数字结果,并经逻辑判断和数值运算后通过输入/输出接口(2)将控制信号输送出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主制动器与缓速器的联合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开关信号输入电路中的汽车蓄电池的低电压信号(S1)、ABS信号(S2)和加速踏板信号(S3)通过微型计算机(1)的输入/输出接口(2)输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主制动器与缓速器的联合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汽车行车脉冲信号输入电路的汽车行车脉冲信号接到微型计算机(1)的计数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主制动器与缓速器的联合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汽车制动踏板位置输入电路中汽车的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19)的模拟信号接到微型计算机(1)的模数转换器ADC。
6.一种汽车主制动器与缓速器联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微型计算机(1)实时采集行车速度脉冲信号(20)、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19)输出信号、低电压信号(S1)、ABS信号(S2)和加速踏板信号(S3),计算出汽车需要的制动力的大小,及时转换成适当占空比的PWM控制信号,经内部总线(4)由输入/输出接口(2)传输到控制芯片IC(7)控制各个功率场效应管(10)的通断和排气控制功率管(15)的通断,从而控制各组电涡流缓速器励磁线圈(14)中的平均电流和发动机排气缓速器的电磁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主制动器与缓速器联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微型计算机(1)检测出下列情况之一时,通过输入/输出接口(2)输出占空比为0的PWM控制信号,结果会使电涡流缓速器的输出力矩为0:
(1)汽车的行车速度脉冲信号(20)高于或低于设定的界限值;
(2)汽车的加速踏板被踩下发出加速踏板信号(S3);
(3)ABS控制器发出的汽车驱动轮滑转的ABS信号(S2);
(4)汽车蓄电池的电压低于设定的低电压信号(S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主制动器与缓速器联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汽车处于紧急制动工况时,由微型计算机(1)随制动过程中制动程度增加实时调整控制信号PWM的占空比从最小值变化到汽车后轮附着力对应的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22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