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梳机分离罗拉的传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2458.7 | 申请日: | 200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1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平;杨决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平;杨决宽 |
主分类号: | D01G19/26 | 分类号: | D01G19/26;F16H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8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梳机 分离 罗拉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梳机分离罗拉的传动机构,尤其是精梳机分离罗拉的非圆行星轮系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使精梳机分离罗拉能按工艺要求运动,达到预期的有效输出长度(总顺转量与总倒转量之差),现有的精梳机分离罗拉的传动采用以下两种模式来实现;1)平面连杆机构与差速周转轮系的组合来实现;2)由共轭凸轮,一组四连杆与差速周转轮系的组合来实现。由于是通过差速机构的运动合成来实现正转、停、反转等变速、变向运动。因此,构件数量较多、设计计算难度大、运动精度低、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精梳机分离罗拉的传动控制精度、简化机构、降低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非圆行星轮系,通过构建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实现正转、停、反转。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可靠,比现有的机构约减少50%的部件。最少利用四个齿轮就可实现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实现正转、停、反转等变速、变向运动一次。对于提高精梳机分离罗拉的传动控制精度、工作速度和分离接合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表述
附图说明
图1是非圆行星轮系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非圆行星轮系机构的侧面图
图3是非圆行星轮系机构的输入输出传动比曲线。
图4是非圆行星轮系机构的输入输出转角曲线。
图5是非圆行星轮系机构的输出角加速度曲线。
其中:
非圆行星轮系机构14含前太阳轮1、前行星轮2、后行星轮3、后太阳轮4、系杆H、轴D1、轴D1。
齿轮6、齿轮7、齿轮8、齿轮10、齿轮11、齿轮12、轴9、皮带轮5、分离罗拉13。
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锡林轴9由皮带轮5经齿轮6,齿轮7带动。固定在锡林轴9上的齿轮8带动系杆H围绕轴D1作匀速转动。前行星轮2、后行星轮3随系杆H围绕轴D1作匀速公转的同时,又围绕轴D2轴线作自转。
太阳轮1固定在机架(未绘出)上不转动,前行星轮2、后行星轮3与轴D2刚性连接。前行星轮2、后行星轮3的自转角速度相同,且不断变化,从而带动后太阳轮4作变速、变向回转。进而通过与后太阳轮4连接的齿轮11带动齿轮10、齿轮12将变速、变向转动传递给分离罗拉13。
图3所示为传动比曲线,图4所示为转角关系曲线,图5所示为角加速度曲线。这些图中的自变量(横坐标)为系杆H的转角,它与锡林轴9转角是线性关系。由此可见,通过构建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在单一运动输入下,可以简单、精确地实现分离罗拉13满足工艺要求的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平;杨决宽,未经胡平;杨决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24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存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座和底座的组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