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立式吸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2575.3 | 申请日: | 200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3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萧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5/00 | 分类号: | A47L5/00;A47L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12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吸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立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直立式吸尘器被广泛的应用于家庭清洁中,传统的直立式吸尘器一般包括吸尘器本体、设置在吸尘器本体的下侧并与吸尘器本体可转动地连接的地刷头,在地刷头上开设有用于吸入灰尘的吸口,在吸尘器本体上设置有容纳灰尘的集尘桶,在吸尘器本体的后侧设置有用于手持的推把,正常工作时,使用者手持推把推动吸尘器,吸口在地面上吸入灰尘,这种情况下吸尘器本体稍稍倾斜。但是,如果需要清扫一些比较隐蔽的角落(如桌子底部、沙发后侧等地方)或台阶时,上述的清扫方式则无法满足,使用者无法使得地刷头伸入上述隐蔽角落或者抬起吸尘器使得地刷头置于台阶上,所以一般的直立式吸尘器都具有另外一种工作方式,在这种工作模式下,吸尘器本体直立于地面上,灰尘不是通过地刷头上的吸口进入集尘桶,而是通过设置在吸尘器本体上的硬管和软管进入集尘桶内,软管和硬管相连通,软管可以延伸,硬管上具有灰尘吸入口,这种工作模式便于清扫一些隐蔽的角落或台阶。
直立式吸尘器工作在上述两种工作状态时,灰尘进入集尘桶的路径是不同的,在第一种工作状态时,灰尘从位于地刷头上的吸口进入吸尘器,而在第二种工作状态时,灰尘从硬管的一端进入吸尘器。而为了使得吸尘器在上述两种工作状态下均可以正常工作,直立式吸尘器上一般具有换向阀,所述的换向阀用于在直立吸尘器的两种工作状态之间转换气流通道,而目前的换向阀一般结构复杂,零部件数目多,维修和拆状比较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弊端,提供一种直立式吸尘器,它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的换向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立式吸尘器,它包括
吸尘器本体;
设置在所述的吸尘器本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的吸尘器本体可转动地连接的地刷头;
开设在所述的地刷头底部的吸口;
设置在吸尘器本体上的软管和集尘桶;
可拆卸地设置在吸尘器本体上的空心硬管;
所述的吸尘器具有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和进入通道,所述的进入通道与集尘桶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气流通道与吸口相连通;
在所述的吸尘器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可选择地连通进入通道与第一气流通道或第二气流通道的换向阀,所述的换向阀包括
内阀件,所述的内阀件上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
外阀件,所述的外阀件上具有第四开口、第五开口和第六开口;
所述的内阀件位于所述的外阀件内并且内阀件和外阀件可相对滑动地设置,所述的内阀件和外阀件之间设置有为所述的内阀件提供弹性回复力的第一弹性件;
所述的软管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的外阀件上部的外侧,所述的空心硬管至少部分可移去地插在外阀件内,在所述的吸尘器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的空心硬管位置的锁定机构,所述的空心硬管的上部端口处活动连接有盖体;
所述的换向阀具有至少两个工作状态:倾斜式工作状态和直立式工作状态,当换向阀处于倾斜式工作状态时,所述的第一气流通道、第五开口、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第四开口和进入通道依次相连通,所述的空心硬管的下部插在所述的外阀件内,所述的盖体盖设在所述的空心硬管的上部端口处,所述的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当换向阀处于直立式工作状态时;所述的空心硬管与所述的第二阀件相分离,所述的空心硬管的上部端口与所述的软管相连通,所述的空心硬管和软管构成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的第二气流通道、第六气流通道、第三开口、第一开口、第四开口和进入通道依次相连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发明的换向阀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护。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空心硬管和吸尘器本体的相分离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通过硬管和软管作为吸尘通道时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2的A区放大图;
附图7为附图3的B区放大图;
附图8为附图2的C区放大图;
附图9为附图3的D区放大图;
附图10为附图5的E区放大图;
附图11为附图6的F区放大图;
附图12为附图7的G区放大图;
附图13为换向阀处于倾斜式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附图14为换向阀处于直立式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25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系统、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和通信方法
- 下一篇:印刷机的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