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密纺落纱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2948.7 | 申请日: | 2007-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7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谢春萍;苏旭中;周晔君;郭力茹;高小亮;王晓丽;徐伯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 |
主分类号: | D01H9/00 | 分类号: | D01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密 纺落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纺纱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对传统的环锭纺细纱机进行紧密纺技术改造时,采用一种紧密纺落纱装置。由于细纱机进行了紧密纺技术改造后,纱线成形区前移,同时吸棉笛管也改变了,传统的落纱方式存在诸多不便,本装置可以让挡车工在落纱时将掀起的叶子板固定住,方便落纱。
背景技术
紧密纺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广泛研究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而负压吸风方式的紧密纺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紧密纺纱技术。负压吸风方式的紧密纺技术负压系统主要装置包括:风机、电机、吸风管道等。该项技术的主要在传统牵伸装置前增加一个纤维控制区,利用气流对通过控制区的纤维束进行横向凝聚,使纤维束的宽度大大缩小,几乎接近加捻三角区的宽度。纤维束经过紧密然后再被加捻卷绕,加捻三角区大大减小甚至消除,那么由于加捻三角区而产生的不利影响(如毛羽、飞花、断头等)也得以消除,几乎纤维束的每根纤维都能紧密到纱体中,从而形成高性能的紧密纺纱线。这种紧密纺的整套设备的投资成本高。环锭纺细纱机是目前国内细纱机普遍采用的细纱机,故对其采用紧密纺技术改造成本相对较低,而在进行技术改造的过程中,由于增加了负压吸风组件,纱线成形区前移,同时吸棉笛管也改变了,落纱时将掀起的叶子板碰撞吸棉笛管,不能完全掀起固定,因此传统的落纱方式存在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主要是普通环锭纺细纱机在进行负压吸风方式紧密纺技术改造后,落纱时将掀起的叶子板固定住,以方便挡车工落纱。但是由于增加了负压吸风组件,纱线成形区前移,同时吸棉笛管也改变了,落纱时将掀起的叶子板碰撞吸棉笛管,不能完全掀起固定,因此本发明刚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本发明一种紧密纺落纱装置,采用一种落纱装置,安装在车头与车尾的龙筋侧面,能够在落纱时将掀起的叶子板固定住,方便挡车工拔取管纱。
本发明可以使得在进行负压吸风方式紧密纺技术改造时,采用一种落纱装置,通过螺栓直接将落纱装置安装在车头与车尾的龙筋侧面上,避免落纱时带来的诸多不便,而且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安装定位的精度容易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该紧密纺落纱装置[1]由通过螺栓[2]直接将落纱装置固定在车头与车尾的龙筋侧面[3]上,当细纱机进行落纱时,叶子板[5]抬起后,通过滑动销[4]将固定在叶子板[5]上的扳手[6]撑起固定,从而达到将固定叶子板[5]的作用。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安装定位的精度容易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未经江南大学;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29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功功率计算电路和方法
- 下一篇:矿井安全预警与救援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