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涤纶纤维毛绒布的印花拔染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3506.4 | 申请日: | 200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2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叶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利巨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5/15 | 分类号: | D06P5/15;D06P3/52;D06P1/4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1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涤纶 纤维 毛绒 印花 拔染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涤纶纤维毛绒布的印花拔染工艺,属于针纺织物印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印花拔染(也称印花雕印)是将各种花型的底色从染色或印花织物上拔除,形成白色或其它色泽花型,藉以使原来同一色的织物上呈现出不同花型的印花效果。由于涤纶纤维毛绒织物的纤维强度高,毛绒风格品种多,色泽鲜艳,因此经拔染后的织物化色繁多,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从以往偏重于毛绒玩具应用而逐渐扩展到了服装、床上用品乃至汽车内装饰等领域。
传统的对涤纶纤维毛绒布的印花拔染工艺的步骤依次为:预定型、包边、染色、脱水、定型、拔染、烘干、蒸化、水洗、脱水、定型。该工艺采用的是将染色拔染分开进行的工艺,即先染色再拔染,虽然也能满足毛绒织物的花色要求,但是存在以下显见之欠缺:工艺流程冗长,因为在预定型至拔染之间需要经过包边、染色、脱水、定型这四道步骤,所以导致耗时多、用工量大、工人的劳动强度高,尤其是用水量大并且产生大量的废水,于节约水资源、于保护环境都是极为不利的。此外,上述工艺所加工出的涤纶纤维毛绒布印花拔染产品在色牢度、缩水率、顶破强度方面并不能或者说难于达到令人理想的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工艺步骤少且流程简短而藉以体现节约用水、减少废水排放并且还有助于提高成品色牢度、减少缩水率和增强强度的涤纶纤维毛绒布的拔染工艺。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涤纶纤维毛绒布的拔染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a)对涤纶纤维毛绒白坯布预定型,得到待印花拔染坯布;
b)配取印花用的色浆和拔染浆,待用;
c)印花拔染,将印花色浆和拔染浆印制到待印花拔染坯布上,并且控制印花机的烘网温度和速度,经烘干后得到印花拔染布半成品;
d)后处理,将印花拔染布半成品依次经蒸化、水洗、脱水、定型,得到涤纶纤维毛绒布印花拔染成品,其中:步骤b)中所述的拔染浆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构成:淀粉糊2-4份、尿素1.8-6份、加工锡18-40份、助拔剂1.5-6份,所述的印花为坯布直接印花。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a)中所述的预定型的定型温度为180-200℃,定型时间为38-70S。
在本发明的还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拔染浆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构成:淀粉糊3份、尿素2-5份、加工锡20-35份、助拔剂2-6份,所述的印花为坯布直接印花。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拔染浆还包含有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渗透剂1.8-2.2份、消泡剂0.8-1.2份。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淀粉糊的粘度为25-50℃。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实施例中,步骤c)中所述的印花拔染为对待印花拔染坯布直接印花拔染。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实施例中,步骤c)中所述的烘网温度为140-170℃、所述的速度为车速为20-50m/min。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实施例中,步骤d)中所述的蒸化的蒸化压力为1.8-2.6MPa、蒸化温度为125-142℃、蒸化时间为17-25min。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蒸化的蒸化压力为1.8-2.3MPa、蒸化温度为130-137℃、蒸化时间为19-21min。
本发明所推荐的工艺与已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之一,由于将已有技术中的先对坯布染色然后拔染的分阶段步骤变为对坯布直接印花拔染的并驾齐驱步骤,因此可省去传统的在拔染前的包边、染色、脱水、定型这四个步骤,以同样印花拔染一吨涤纶纤维毛绒布为例,节电、节汽、节水分别达到400千瓦、7m3、60m3,减少污水排放45T、劳动力节约4人、工时缩短12h;之二,蒸化温度选择合理而可将色牢度提高到4-5级;之三,缩水率横<1.9%、纵<2.6%,顶破强度可达570-590N。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将毛高为10mm的涤纶纤维毛绒白坯布用传统工艺所采用的定型机进行预定型,定型机的定型温度为185℃,定型时间为40S,得到待印花拔染坯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利巨印染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利巨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35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监控车辆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计算机网间信息交换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