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藿香马黛茶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3805.8 | 申请日: | 200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7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华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23L1/29;A61K36/898;A61P1/14;A61P1/04;A61P29/00;A61P25/20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科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300江苏省通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藿香 马黛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制品。
背景技术:
现有的茶叶制品一般都采用特定的茶品种制成,功能单一。中国专利ZL03135084.4公开的由藿香、佩兰制成的茶叶,其保健功能仍较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好保健功能的藿香马黛。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藿香马黛茶,其特征是:包括藿香茶叶、马黛茶叶成分。
所述的藿香马黛茶,由下列重量成分组成:
藿香茶叶60~75% 佩兰茶叶 15~25%
薄荷 3~8% 马黛 1~5%
山渣 1~5% 枸杞子 1~5%
陈皮 1~5% 黄芪花 1~5%。
本发明具有祛暑和中、理气开胃、改善睡眠等多种保健功效。并且制成的茶叶状制品,利于较长时间保存,可方便地用水泡成茶水类饮料。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藿香马黛茶,由下列重量成分混合制成:
藿香茶叶 60% 佩兰茶叶 25%
薄荷 8% 马黛 3%
山渣 1% 枸杞子 1%
陈皮 1% 黄芪花 1%。
所述藿香茶叶、佩兰茶叶采用下列方法制成:
①清洁:将采取的新鲜霍香叶(或佩兰叶),除去泥砂、杂质;再将其平摊在竹垫或清洁水泥地上,至叶的含水率为70~80%;
②杀青:将上述霍香叶(或佩兰叶)放入温度为80~110℃(例:80、90、100、110℃)的锅中,加热处理3~15分钟(例3、8、10、13、15分钟)后出锅;
③炒制:a)将经杀青处理的叶片自然冷却5~15分钟(例5、10、15分钟),再投入到温度为70~100℃(例70、80、90、100℃)的炒锅中炒制,至叶的含水率为15~30%时出锅,自然冷却5~15分钟(例5、10、15分钟);再用20~60目筛,除去末,b)将所述叶投入温度为40~60℃(例40、50、60℃)的锅中炒,同时加入相当于经步骤处理后的霍香叶(或佩兰叶)重量的0.05~0.2%(例0.05、0.1、0.15、0.2%)的食品添加剂甘草片(或食品级维生素C)至叶的含水量为5~8%,起锅,即得藿香茶叶(或佩兰茶叶)。
所述马黛采用市售马黛茶叶。
实施例2:
一种藿香马黛茶,由下列重量成分混合制成:
藿香茶叶 70% 佩兰茶叶 20%
薄荷 3% 马黛 1%
山渣 2% 枸杞子 2%
陈皮 1% 黄芪花 1%,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藿香马黛茶,由下列重量成分混合制成:
藿香茶叶 75% 佩兰茶叶 15%
薄荷 3% 马黛 1%
山渣 1% 枸杞子 1%
陈皮 2% 黄芪花 2%,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藿香马黛茶,由下列重量成分混合制成:
藿香茶叶 60% 佩兰茶叶 15%
薄荷 5% 马黛 4%
山渣 4% 枸杞子 4%
陈皮 4% 黄芪花 4%,其余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华,未经周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38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轮平衡块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发光装置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