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敷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23998.7 申请日: 2007-07-05
公开(公告)号: CN101095932A 公开(公告)日: 2008-01-02
发明(设计)人: 张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 张剑锋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P1/12;A61K31/045;A61K35/64
代理公司: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吴启运
地址: 230011安徽省合***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外敷 治疗 小儿 腹泻 中药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特别涉及一种外用中成药,具体地说是一种外敷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

二、背景技术

婴幼儿为稚阴未长、稚阳未充之体,五脏六腑成而未全,脏腑娇嫩,不耐寒热,易生疾病。腹泻最为普遍和常见,“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一旦调护失宜,或乳食不节,或外感风邪,脾胃戕伤,功能失调,脾阳不升,胃阳不降,则胃失腐熟,脾失运化,不运则清者不升为浊,不化则水谷不消而为滞,积滞蕴湿,聚湿为水,水浊内困,蕴阻肠腑,致使清浊不分,完谷不化,水谷浊杂下趋并走大肠而泄泻。脾失运化则胀,胃失和降则痛,清气下陷则泻,浊气上逆则呕。故腹泻时多伴有腹胀、腹痛、呕吐等症状。

临床的主要特点是大便次数多,呈水样或呈带有少量粘液状的“蛋花汤”样,有酸味,多为消化不良的乳食,并伴有肠鸣、腹胀、纳差或呕吐。中医学将其分为风寒型、伤食型、湿热型。四季均可发病,皆由浊湿内蕴和脾胃功能失调所致。

治疗小儿腹泻难度大,一、大多不愿服药,害怕打针,特别是婴幼儿给药尤为困难;二、多呕吐,易脱水;三、广泛使用及滥用抗生素药物,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不但可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还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产生耐药菌株,使得病情复杂化。

中医学认为,脐乃人体经络的总枢,经气的汇海,神厥穴(脐)位于任脉,而任脉属于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共同司管人体诸经百脉。脐与诸经百脉相通,脐又为冲,任脉循环之所,且任脉、督脉、冲脉为“一源三歧”,三脉经气相通,可联合全身气血经络,交互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膜。故中医有“通五脏而真神往来之门”和“保生之根”之说。

CN1123351C公开了一种外敷止泻用中药液,由赤石脂、葛根等十八味原料药配方后水煎煮提取分离得到水提取液,将该止泻液吸附于疏松、多孔材料中包覆纱布后敷于肚脐部位并固定。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方便治疗小儿腹泻特别是婴幼儿腹泻的中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口服或注射等小儿不适的给药途径改变为外敷肚脐给药。

申请人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经络学和腧穴学理论,感悟“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缚脐上为第一捷法。”以及“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用之得法,其响立应”。经十多年临床反复实践和不断改进,研究出外敷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

本中药为以下组分和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加工的散剂:

黄连8~12份,    柴胡8~12份,      肉豆蔻8~12份,

车前子8~12份,  五倍子6~10份,    木香4~8份,

吴茱萸3~7份,   地榆3~7份,       丁香3~7份,

干姜6~10份,    冰片0.5~1.2份。

优选:

黄连10份,     柴胡10份,     肉豆蔻10份,

车前子10份,   五倍子8份,    木香6份,

吴茱萸5份,    地榆5份,      丁香5份,

干姜8份,      冰片1份。

将上述原料药焙干(或黄)存性研末,过80~120目筛,按配方用量混合均匀装瓶备用。

使用时用75%医用酒精消毒肚脐部位,然后敷填0.5~0.8克药粉,外用敷贴料固定,比如两层以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或橡皮膏固定等。24小时更换一次,连续三次(即三天)为一疗程。申请人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2004年3月~2006年4月收治的326例小儿腹泻进行了临床统计,年龄:2~29个月,病程3小时~3周;大便5~10次/日,稀水样便或粘液便,黄色或黄绿色;伴有呕吐47例、发热11例、轻中度脱水92例。实验室大便培养确诊沙门氏菌感染19例,痢疾杆菌感染26例,肠道病毒感染73例,慢性或迁延性腹泻(肠道菌失调)117例,余为非感染型腹泻。全部使用本中药敷脐治疗,24小时换药一次,连续三次为一疗程。敷贴一次,有效率100%,其中停泻者64例,敷贴两次后停泻212例,两次治愈率86.7%,一个疗程后全部治愈,无无效或不适病例。

本中药辛甘与苦酸同施,温药与寒药并行,合乎小儿“易寒易热”,“朝虚暮实”的病理特点。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中药有很强的收敛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抗菌和抑菌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剑锋,未经张剑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39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