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GBT全桥逆变电源的主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4040.X | 申请日: | 200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2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袁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忠杰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88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gbt 全桥逆变 电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逆变电源,具体是一种改进IGBT全桥驱动和相关变换电源的主电路。
背景技术
IGBT逆变电源作为大功率工业电源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如电镀、电解行业,焊割行业等,已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基础。传统的工业电源多为可控硅整流,或自耦变压器调整输出。与之比较,IGBT逆变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输出效率高以及节能节材的优势,为传统的工业电源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称为”明天的电源”。但是,IGBT逆变电源电路复杂,各元器件参数设计若不合理,会导致IGBT易误触发而损坏。因此,工作的可靠性是制约目前IGBT逆变电源推广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一种IGBT全桥逆变电源的主电路,并合理配合其相关IGBT栅极驱动参数,依据主变压器的漏感大小,设计电容C的参数。可有效降低IGBT电应力,大大提高了IGBT触发的可靠性,减少了IGBT在开关过程失效的可能。提高了逆变电源的安全性能与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IGBT全桥逆变电源的主电路,包括由四个IGBT管T1、T2、T3、T4构成的四个桥臂,低阻驱动源q1、q2、q3、q4,输出主变压器,IGBT管T1、T2、T3、T4的栅极分别串联有驱动电阻R1、R2、R3、R4,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或对角桥臂的IGBT驱动电阻不等,且驱动电阻较大的2个IGBT管源、漏极两端旁路有同等容量的电容C,即R1=R3=a;R2=R4=b或R1=R2=a;R3=R4=b;参数选取a=(1+β)b或b=(1+β)a,a=1Ω~500Ω,b=1Ω~500Ω,β=20%~400%;电容C=200pF~10000pF。
所述的驱动电阻较小的一个或二个IGBT管源、漏极两端旁路有电容。
本IGBT全桥逆变电源的主电路的发明适用于IGBT器件,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大功率开关元器件。
本发明采用改进全桥驱动和相关变换电源的主电路,独特的参数设计,与主输出主变压器电气性能配合最佳,极大地提高了IGBT开关器件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路结构之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路结构之二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路结构之三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路结构之四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路结构之五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路结构之六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例1:
参见附图1。
IGBT全桥逆变电源的主电路包括由四个IGBT管T1、T2、T3、T4构成的四个桥臂,低阻驱动源q1、q2、q3、q4,输出主变压器,IGBT管T1、T2、T3、T4的栅极分别串联有驱动电阻R1、R2、R3、R4,两个IGBT管源漏极旁路电容C。
即R1=R3=a;R2=R4=b;参数选取a=1.2~5b,a=1.2Ω~500Ω,b=1Ω~100Ω,2个IGBT管T1、T3的源、漏极分别旁路电容C,电容C=200pF~10000pF。
例2:
参见图2。
即R1=R3=a;R2=R4=b;参数选取b=1.2~5a,a=1Ω~100Ω,b=1.2Ω~500Ω,2个IGBT管T2、T4的源、漏极分别旁路电容C,电容C=200pF~10000pF。
例3:
参见图3。
即R1=R2=a;R3=R4=b;参数选取a=1.2~5b,a=1.2Ω~500Ω,b=1Ω~100Ω,2个IGBT管T1、T2的源、漏极分别旁路电容C,电容C=200pF~10000pF。例4:
参见图4。
即R1=R2=a;R3=R4=b;参数选取b=1.2~5a,a=1Ω~100Ω,b=1.2Ω~500Ω,2个IGBT管T3、T4的源、漏极分别旁路电容C,电容C=200pF~10000pF。
例5:
即R1=R3=a;R2=R4=b;参数选取a=1.2~5b,a=1.2Ω~500Ω,b=1Ω~100Ω,2个IGBT管T1、T3的源、漏极分别旁路电容C,IGBT管T2的源、漏极接旁路电容C1,电容C=200pF~10000pF。
例6:
即R1=R2=a;R3=R4=b;参数选取a=1.2~5b,a=1.2Ω~500Ω,b=1Ω~100Ω,2个IGBT管T1、T2的源、漏极分别旁路电容C,2个IGBT管T3、T4的源、漏极分别旁路电容C2、C3,电容C=200pF~10000p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忠杰,未经袁忠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40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