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拆换鼻镜灯的鼻钳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4113.5 | 申请日: | 200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1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劲 |
主分类号: | A61B1/233 | 分类号: | A61B1/233;A61B1/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94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换 鼻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拆换鼻镜灯的鼻钳。
背景技术
鼻钳是一种通过内置灯胆照明可以窥视诊断鼻腔的医疗器具。传统的鼻钳一般由左钳柄2与右钳柄7利用转轴铰接而成,在左钳柄2的头部有左鼻镜头3,在右钳柄7的头部有右鼻镜头1。这种鼻钳每使用完一次即需要消毒、清洁鼻镜头,因而比较麻烦,有可能会造成交叉感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可拆换鼻镜灯的鼻钳,以提高安全性能与健康卫生水平,降低使用成本。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左钳柄与右钳柄的中部利用转轴相互铰接,在左钳柄的头部有左鼻镜头,在右钳柄的头部有右鼻镜头,在左钳柄或右钳柄的根部设置电池盒,在电池盒与设置于钳柄头部的发光体间有导线,在钳柄上设置用于控制导线的通断状态的开关;其特征是:在钳柄的头部设置定位插孔,在定位插孔内有弹簧卡圈,在鼻镜头的根部设置插头,在插头上设置与弹簧卡圈配合定位的限位凹槽;或者,在定位插孔内有限位凹槽,在插头上设置与限位凹槽配合定位的弹簧卡圈。
在左钳柄的头部设置发光体,在发光体的外面有透明罩壳;所述发光体为LED灯;在右钳柄上有接触凸点,在左钳柄上对应于接触凸点的部位设置开关片及接触片;LED灯的一个脚利用导线直接与设置于电池盒的一个电极上的导电片连接,另一个脚利用导线与接触片连接;开关片与接触片在受到接触凸点的按压后,可以相互接触;在开关片与电池盒的另一个电极上的导电片之间利用导线相互连接。
在右钳柄的头部设置发光体,在发光体的外面有透明罩壳;所述发光体为LED灯,在左钳柄上有接触凸点,在右钳柄上对应于接触凸点的部位设置开关片及接触片;LED灯的一个脚利用导线直接与设置于电池盒的一个电极上的导电片连接,另一个脚利用导线与接触片连接;开关片与接触片在受到接触凸点的按压后,可以相互接触;在开关片与电池盒的另一个电极上的导电片之间利用导线相互连接。
在电池盒内有电池,电池的正极与装在电池盒内的正极片接触,电池的负极与装在电池盒内的负极片接触;在正极片与负极片上分别连接导电片。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钳柄的头部设置了可以拆卸的一次性使用的透明鼻镜头,免除了每使用完一次即需要消毒、清洁的问题,且避免了因消毒不彻底而造成交叉感染的隐患,产品满足了人们对安全、健康的追求;与传统鼻钳相比更安全、更环保、更节约使用成本。
在钳体前端内置高亮LED灯胆,在传统鼻钳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鼻腔的灯光照明功能,利用光线的穿透功能,将内置的灯光透过透明的钳头引入鼻腔,方便医生诊断观察;改变了传统鼻钳,没有灯光照明,需要附加外部光源配合的不方便操作的行为。
与传统一次性塑胶鼻钳相比,制作更精良,工艺更考究,档次更高;更主要的是,在满足安全、健康的前提下,一次性使用、抛弃的物料更少,仅仅是与患者接触的钳头部分,而不像传统一次性塑胶鼻钳一样整个产品抛弃,响应了当今世界对环保、节能的追求,节约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形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3为鼻镜头与钳柄的连接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的1为右鼻镜头,2为左钳柄,3为左鼻镜头,4为上转轴,5为下转轴,6为反光纸,7为右钳柄。
如图1所示,在左钳柄2与右钳柄7的中部利用转轴相互铰接,在左钳柄2的头部有左鼻镜头3,在右钳柄7的头部有右鼻镜头1,在左钳柄2或右钳柄7的根部设置电池盒13,在电池盒13与设置于钳柄头部的发光体间有导线17,在钳柄上设置用于控制导线17的通断状态的开关;在钳柄的头部设置定位插孔20,在定位插孔20内有弹簧卡圈19,在鼻镜头的根部设置插头,在插头上设置与弹簧卡圈19配合定位的限位凹槽21;或者,在定位插孔20内有限位凹槽21,在插头上设置与限位凹槽21配合定位的弹簧卡圈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劲,未经陈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4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