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纺超细纤维仿生人工肌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4488.1 | 申请日: | 200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1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14 | 分类号: | A61L27/14;D01D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纺超细 纤维 仿生 人工 肌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纺超细纤维仿生人工肌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仿生人工肌肉材料由直径尺寸介于10微米~20纳米的具有伸缩功能的取向排列超细纤维组成;组成仿生人工肌肉材料的取向排列超细纤维通过电纺方法制备;
所述电纺超细纤维仿生人工肌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配制质量浓度为20%的平均分子量为8万的聚丙烯腈及质量浓度为1%的碳纳米管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然后通过电纺制备为取向排列的尺寸为数百纳米的聚丙烯腈超细纤维,该超细纤维在220摄氏度高温交联1小时后,在1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90摄氏度处理30分钟,并在最后进行清洗、干燥即可获得强度改善取向排列的内含碳纳米管的交联聚丙烯酸超细纤维构成的酸碱响应型人工肌肉材料。
2.一种基于电纺超细纤维仿生人工肌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仿生人工肌肉材料由直径尺寸介于10微米~20纳米的具有伸缩功能的取向排列超细纤维组成;组成仿生人工肌肉材料的取向排列超细纤维通过电纺方法制备;所述电纺超细纤维仿生人工肌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可溶性聚吡咯配制成含10%十二烷基磺酸的质量浓度为35%的氯仿溶液并通过电纺技术制备取向聚吡咯超细纤维;该取向聚吡咯超细纤维一面蒸镀金后即可获得电化学响应型人工肌肉材料;所述可溶性聚吡咯的制备方法为:将0.15mol的十二烷基苯磺酸溶解于400毫升蒸馏水中后在剧烈搅拌下添加0.3mol的重蒸吡咯单体;往上述溶液中缓慢添加50毫升0.9mol/l的过硫酸铵水溶液后在0摄氏度反应8小时;往上述水溶液中加入大量甲醇,即可获得可溶性聚吡咯沉淀。
3.一种基于电纺超细纤维仿生人工肌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仿生人工肌肉材料由直径尺寸介于10微米~20纳米的具有伸缩功能的取向排列超细纤维组成;组成仿生人工肌肉材料的取向排列超细纤维通过电纺方法制备;所述电纺超细纤维仿生人工肌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配制质量浓度为20%的聚偏氟乙烯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并通过电纺技术制备为取向超细纤维;该超细纤维在0摄氏度下在质量浓度为10%的十二烷基磺酸钠的5%吡咯水溶液中浸泡约8小时后取出;经过清洗、干燥后在一面蒸金即可获得在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中具有电伸缩性能的电化学响应型人工肌肉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44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服治疗鼻咽癌的中药汤剂
- 下一篇:一种水性上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