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时空二维列车跟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4561.5 | 申请日: | 200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5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朱超美;徐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5/02 | 分类号: | B61L2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瞿网兰 |
地址: | 21111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空 二维 列车 跟踪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列车跟踪的实现方法,尤其是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中同时兼容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二维列车跟踪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时空二维列车跟踪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监督系统(ATS)运行是整个城市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的最上层,是整个地铁运营的指挥中枢,用于监督和控制列车的运行状态,以适应列车高速、高密度运行的需要,实现列车运行管理自动化。ATS系统具备的基本功能为:列车跟踪、进路设置、列车调整、时刻表管理、设备管理、数据记录、输入输出等。
在轨道交通ATS系统中,列车跟踪是实现ATS系统功能的基础,它的任务是用计算机再现列车的运行,这里列车运行的再现是用计算机屏幕上的模拟列车从一个轨道区段跳到下一个轨道区段的方式来进行的,也就是用轨道电路的空闲与占用信息来表示的。为了识别列车,必须给列车分配一个列车识别号,同时还要将所监测的列车运行和列车识别号相联系起来。列车跟踪实现的列车监测和识别,是ATS系统实现对列车监督和控制的基础。
目前相关供货商提供的列车跟踪方法比较单一,容易发生列车识别丢失,出现列车监控盲点,造成ATS系统对丢失识别的列车无法实现自动进路设置、列车自动调整等功能,而且无法保证在发生列车阻塞事故情况时,车站设备监控系统(BAS)能够第一时间进入防灾运行模式,实现通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城轨列车运营中出现列车识别丢失导致运营自动控制失效以及无法自动判断列车阻塞的问题,提供一种时空二维列车跟踪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时空二维列车跟踪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列车定位、列车初始识别、识别步进、系统调度、列车识别删除、实时监控六个步骤;在进行时空二维跟踪前应首先进行相应的站场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的描述,将轨道电路编号、名称、类型、运行方向、占用标志、关联列车识别号属性、前后相关联轨道作为站场静态数据和时刻表一起以数据表格方式保存在计算机中;将列车识别号、车组号、占用轨道电路编号、自排标志作为动态数据保存到计算机中并根据运行数据进行自动更新;其中
所述的列车定位是指:将实际轨道电路与计算机屏幕上的区段进行一一对应,在计算机屏幕上区段采用不同的颜色模拟轨道电路的占用和出清;采集到联锁系统提供的轨道电路占用或出清信息后,根据轨道电路编号搜索所有计算机屏幕区段,显示轨道电路对应区段的占用或出清,实现列车空间定位;
所述的列车初始识别是指:每采集到一个轨道电路占用信息,首先判断该轨道电路是否有关联的前轨道,如果没有前关联轨道,则确定为列车才进入ATS系统控制范围,对列车进行首次识别,通过查询时刻表,得到列车识别号,以该列车识别号为参数创建列车对象,并且将该识别号通过地车通信发送给实际列车;获取当前系统时间,对比时刻表该列车出车时间,判断列车是否早点或晚点投入运营,提示操作员进行列车控制;
所述的识别步进是指:经过首次识别后的列车,根据其运行采用三点检查法实现列车识别号步进,所述的三点检查法是指:每采集到一个轨道电路占用信息,首先判断该轨道电路的关联后轨道是否占用,如果非占用则说明该轨道电路故障,发出轨道电路故障报警,如果是占用,则将后轨道的识别号赋给本轨道,将后轨道的识别号删除;每采集到一个轨道电路出清信息,首先判断该轨道电路的关联前轨道是否占用,如果非占用则说明该轨道电路出现列车丢失,发出列车丢失报警,如果是占用,列车运行正常;
所述的系统调度是指:每采集到一个轨道电路占用信息,判断轨道电路类型,如果为进路触发轨,首先获取轨道对应列车识别号,根据该识别号查找列车对象,判断该列车对象是否自排,如果自排则以列车识别号为参数调用自动进路设置系统,每采集到一个列车停稳/发车信息,首先获取轨道对应列车识别号,以列车识别号为参数调用列车自动调整系统;
所述的列车识别删除是指:每采集到一个轨道电路出清信息,首先判断该轨道电路是否有关联的前轨道,如果没有前关联轨道,则确定为列车退出ATS系统控制范围,删除该列车识别,同时删除列车对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45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