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尘器用伸缩吸管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4708.0 | 申请日: | 200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3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建东 |
主分类号: | A47L9/24 | 分类号: | A47L9/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29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 器用 伸缩 吸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上的伸缩吸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吸尘器上的伸缩吸管包括外管、插在外管中的内管、固定在外管一端上的管衬套(或连接套管),内管的外壁上沿轴向设有定位凹槽和导向凹槽,管衬套(或连接套管)上设有一滑腔,滑腔中设有滑块,滑块与滑腔之间设有轴向作用力的弹簧,滑腔底部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中设有定位滚柱(或定位块),滑块上连接一推钮,推动推钮可完成解锁操作。以上技术,由于采用推钮作为解锁操作部件,因此存在以下缺陷:1、使用时操作施力不合理。原因是推钮施力方向与拉伸或缩短吸管操作施力方向均为轴向,当推钮的施力方向与拉伸或缩短内管的操作施力方向相同时必需增大操作时的施力。2、对操作对象存在局限性。原因是用推钮解锁通常只能用大母指来操作,而不能用手掌的其他部位来操作,因此在操作对象上没有选择性和灵活性。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中国专利2007年4月4日公告授权了一种专利号为200510038318.X,名称为《伸缩式吸尘器吸管》的发明专利。该专利通过采用套管式可双向作用的解锁操作按钮,解决了推钮操作的不合理性和局限性,使用时操作轻便合理,但存在的不足是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不利于推广应用。因此,设计一种既要操作轻便、锁定可靠,又要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吸尘器用伸缩吸管是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既要操作轻便、锁定可靠,又要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吸尘器用伸缩吸管,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性能与成本两者无法兼顾的矛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尘器用伸缩吸管,包括外管、内管、锁定机构,内管插在外管中通过固定在外管一端上的锁定机构上所设的导向结构相对外管形成轴向滑动连接,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锁定凹槽,该锁定凹槽设在内管的外壁上且沿轴向排列;
一轴向设置的滑槽,该滑槽设在锁定机构上且位于锁定凹槽上方;
一滑块,该滑块设在滑槽中,并且与滑槽形成轴向滑动连接;
一折角按钮,由曲杆杠杆结构构成,该曲杆杠杆的转动支点设在动力点与阻力点之间,转动支点和动力点、阻力点的连线构成三角形,转动支点支承在锁定机构上,动力点作为解锁操作的按压部,阻力点作为推动部作用于滑块上且具有轴向作用力;
锁舌,该锁舌设在滑块与锁定凹槽之间,滑块在滑槽中轴向来回滑动使得锁定机构具有锁定和解锁两种工作状态,当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滑块迫使锁舌进入锁定凹槽,当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锁舌脱离锁定凹槽。
上述技术方案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为了充分简化结构,降低产生成本,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管衬套(或连接套管)这一部件,把导向结构组合在锁定机构上替代管衬套(或连接套管)的导向作用。
2、上述方案中,“轴向”和“径向”是指所述伸缩吸管的轴向和径向。
3、上述方案中,所述滑块或折角按钮上设有能使滑块具有轴向滑动作用力的弹性元件。
4、上述方案中,所述“折角按钮”理论为一曲杆杠杆结构,利用杠杆原理可以使作用在按压部(动力点)上的压力转化为推动部(阻力点)上的轴向推力,推动滑块在滑槽中轴向滑动来完成解锁操作。
5、上述方案中,所述滑块对应锁舌具有一径向释放空间,所述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释放空间正对锁舌,锁舌径向脱离锁定凹槽进入释放空间。
6、上述方案中,为了使锁舌只能作径向运动,而不能作轴向运动,在滑槽底部直通锁定凹槽设有定位孔,锁舌位于该定位孔中径向滑动。
7、上述方案中,为了克服滑块沿径向向外脱离,在滑槽或折角按钮上设有克服滑块沿径向向外脱离的结构。
8、上述方案中,为了使滑块的释放空间能顺利滑过锁舌,并迫使锁舌嵌入锁定凹槽,将锁舌对应滑块的接触面设计成弧面或斜面。
9、上述方案中,为了给锁舌提供进入释放空间的驱动力,在锁舌上设有沿径向向外驱动作用力的弹性元件。
10、上述方案中,为了提高锁定的可靠性,将锁定凹槽的横截面设计成梯形或“U”形,锁舌正对锁定凹槽的接触面也对应设计成梯形或“U”形,可增大在锁定状态时锁舌与锁定凹槽相接触的磨擦力。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减少了管衬套(或连接套管)这一部件,不仅减少了外管固定该部件一端的扩口加工工序,同时也减少了产品的耗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建东,未经朱建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47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行虚拟资源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工业蒸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