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流式锤片粉碎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5465.2 | 申请日: | 200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9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3/288 | 分类号: | B02C13/288;B02C13/286;B02C13/28;B02C13/26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251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流 式锤片 粉碎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加工机械,特别涉及一种锤片式粉碎机。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种用于物料粉碎的锤片式粉碎机,主要包括粉碎室,粉碎室两端设有端板,两端的端板上设有进风口,粉碎室内水平设有转子,转子外周设有从底部和两侧半包围转子的筛片,所述转子包括主轴、若干锤架板和锤片,锤架板垂直于主轴轴线并沿主轴轴向间隔设置,锤架板上设有销轴孔,销轴孔中安装有销轴,锤片套装在销轴上并有隔套隔开。工作时,物料在粉碎室内,与高速转动的转子发生多次撞击,并沿转子旋转方向在粉碎室内作高速圆周运动,部分小颗粒的物料可穿过筛片出料,出料时,可采用负压吸风装置吸风,促进物料过筛。其不足之处在于:物料作高速圆周运动时,会形成一个沿筛面旋转的料流层,该料流层称为环流层,在离心力作用下,物料中的大颗粒会在离心力作用下积聚在环流层外周,而小颗粒的物料容易积聚在环流层内侧,大颗粒的物料阻挡小颗粒的物料穿过筛片,使粉碎机效率降低;同时,由于小颗粒的物料不能及时穿过筛孔,导致其在粉碎室内与锤片反复撞击,不仅能量的浪费,而且物料温度升高,容易发生自燃,酿成事故;此时,吸风装置在筛片周围产生负压,但却不能有效辅助物料过筛,也造成能量浪费。该技术方案虽然在两端端板上增设有进风口,但是经过我们的大量试验证实,从该进风口的自然风只能在转子的两端形成径向风,也就是说从该进风口的进风只能影响粉碎室端部的少量环流层,而对粉碎室内其他部位作用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流式锤片粉碎机,使转子在高速旋转时,可产生径向风来加快物料的过筛。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轴流式锤片粉碎机,包括粉碎室,粉碎室两端设有端板,两端的端板上设有进风口,粉碎室内水平设有转子,转子外周设有从底部和两侧半包围转子的筛片,所述转子包括主轴、若干锤架板和锤片,所述锤架板垂直于主轴轴线并沿主轴轴向间隔设置,锤架板上设有销轴孔,销轴孔中安装有销轴,锤片套装在销轴上,在主轴外侧和销轴孔绕主轴的回转圆周内侧之间设置一内部风道,所述内部风道包括相邻锤架板之间与主轴同轴设置的套管,套管内侧的锤架板上设置有与粉碎室两端端板上进风口相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套管圆周表面上设有若干出风口。
该粉碎机工作时,转子转动,将进入粉碎室内的物料多次打击粉碎,物料在粉碎室内作高速圆周运动,自然形成一个沿筛面旋转的环流层;同时,外界自然风由粉碎室两端端板的进风口进入,并通过在主轴外侧与销轴孔内侧设置的内部风道以及内部风道中套管上的出风口分别吹向粉碎室各个部位,破坏粉碎室内原有的环流层,使能够过筛的物料在风力的作用下,迅速地穿过筛孔。该技术方案技术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高,同时还可以节约设备材料成本。该技术方案经过若干次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不配置负压吸风装置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出料,在配置负压吸风装置的情况下,其物料过筛更加顺利;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负压吸风装置的能耗降低了了7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大大节约了饲料厂的能耗。
作为本发明的优化,所述锤片端部沿套管径向插入部分或全部出风口中,插有锤片的出风口沿套管圆周方向呈弧形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技术方案可省去过去锤片式粉碎机内隔套的使用,降低了更换锤片时对操作人员的要求,锤片拆装方便,定位准确快捷,此外,采用该技术方案的粉碎机工作时,弧形出风口之间的距离可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调整,就可改变锤片之间的间隙。径向风可以从未插入锤片的出风口出风,也可以从锤片和出风口之间的间隙出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3为套管结构示意图。
其中,1出风口,2锤架板,3套管,4销轴,5锤片,6主轴,7进风口,8进风通道,9端板,10筛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54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