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半连续金属浇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5484.5 | 申请日: | 200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9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常正伟;张全叶;刘兴;李欣欣;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新张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41 | 分类号: | B22D11/041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连续 金属 浇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半连续金属浇铸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立式半连续金属浇铸装置,一般包括:金属液箱,金属液箱的底部设置有石墨浇管,在金属液箱的内部设置有与石墨浇管相配合的放流杆,在石墨浇管的下端设置有结晶器,结晶器的下方设置有引锭托座,引锭托座由钢丝绳控制上下移动,这种立式半连续金属浇铸装置中的金属空心锭坯在经过结晶器水冷之后的热交换是与空气介质的热交换过程,对于导热性差的金属铸锭因收缩应力较大会使铸锭产生晶粒粗大和晶间裂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式半连续金属浇铸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立式半连续金属浇铸装置,包括:金属液箱,金属液箱的底部设置有石墨浇管,在金属液箱的内部设置有与石墨浇管相配合的放流杆,在石墨浇管的下端设置有结晶器,结晶器的下方设置有引锭托座,结晶器的下端还设置有水箱。
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水箱中引锭托座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油缸。
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水箱的上端还设置有排水孔。
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使空心金属锭坯在经过结晶器水冷之后再与水箱中的水发生热交换,使空心金属锭坯得到更好的冷却,使空心金属锭坯晶粒组织细化,防止产生晶间裂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式半连续金属浇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液箱,2、石墨浇管,3、放流杆,4、结晶器,5、引锭托座,6、水箱,7、升降油缸,8、排水孔,9、空腔,10、水腔,11、进水管,12、喷水管,13、活塞杆,14、金属液,15、金属锭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立式半连续金属浇铸装置,包括:金属液箱1,金属液箱1的底部设置有石墨浇管2,在金属液箱1的内部设置有与石墨浇管2相配合的放流杆3,在石墨浇管2的下端设置有结晶器4,在结晶器4内部空腔9的外层设置有水腔10,水腔10的侧面设置由进水管11,在水腔10的下端设置有喷水管12,结晶器4的下方设置有引锭托座5,结晶器4的下端还设置有水箱6,在水箱6中引锭托座5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油缸7,在水箱6的上端还设置有排水孔8,引锭托座5设置在升降油缸7的活塞杆13上。
上述结构的立式半连续金属浇铸装置工作时,首先打开设置在金属液箱1内的放流杆3,使金属液箱1内的金属液14通过金属液箱1底部的石墨浇管2流入到设置在其下方的结晶器4的空腔9内,设置在空腔9外侧的水腔10内的水对金属液14进行冷却,使之形成金属锭坯15,设置在水腔10下端的喷水管12将水喷洒到金属锭坯15上对其在进行一次冷却,然后由设置在水箱6底部的升降油缸7控制活塞杆13下降,从而带动设置在活塞杆13上的引锭托座5将金属锭坯15引入水箱6中,水箱6中的水再对金属锭坯15进行一次全面地冷却,使金属锭坯15晶粒组织细化。
由于活塞杆13在带动引锭托座5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会造成水箱6中的水下上波动,设置在水箱6上端的排水孔8可以将水箱6中多余的水排出,保持液面的稳定,同时也可以防止水溅出水箱6发生危险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新张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新张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54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置文件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近红外光谱无损分析抗结核药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