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波管浸渍钡钨阴极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5632.3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5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夏;李锐;肖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23/04 | 分类号: | H01J23/04;H01J9/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光 |
地址: | 241000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波 浸渍 阴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行波管浸渍覆膜钡钨阴极,包括阴极筒(4)、位于阴极筒(4)内的阴极海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极海绵体由钨海绵体(1)、钨铼海绵体(2)压合连接,所述的钨铼海绵体(2)的表面设有贵金属膜(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波管浸渍覆膜钡钨阴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钨海绵体(1)的孔度为30±2%,厚度为1.2±0.3mm;钨铼海绵体(2)的孔度为25±2%,钨与铼的重量比为1∶1,厚度为0.4±0.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行波管浸渍覆膜钡钨阴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钨海绵体(1)中钨粉粒径为5~7微米,钨铼海绵体(2)中钨粉粒径为3~5微米,铼粉粒径为5~1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波管浸渍覆膜钡钨阴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贵金属膜(3)为铼膜,膜厚为0.6~0.8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波管浸渍覆膜钡钨阴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海绵体中浸渍的阴极盐(5)为铝酸盐BaO∶CaO∶Al2O3的摩尔比为2.4∶0.6∶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1项所述的一种行波管浸渍覆膜钡钨阴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表面为平面的或为球面的。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波管浸渍覆膜钡钨阴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例步骤:
a)、将粒径3-5微米和5~7微米、纯度为99.9%的钨粉及5~10微米的铼粉分别进行退火净化,并增强材料的可塑性;
b)、按重量比1∶1称取净化好的3~5微米的钨粉及铼粉,将两种材料混合研磨均匀,和阴极筒一起进行压制,将混合物压制成孔度为25±2%,厚度为0.4±0.1mm的钨铼海绵体(2),然后称取5~7微米已净化退火的钨粉,和阴极筒(4)、钨铼海绵体(2)一起压制,将钨粉压制成孔度为30±2%,厚度为1.2±0.3mm的钨海绵体(1);
将阴极筒(4)、钨铼海绵体(2)和钨海绵体(1)置于铝酸盐中,铝酸盐为BaO∶CaO∶Al2O3的摩尔比为2.4∶0.6∶1,氢气气氛中浸渍即可;
C)、将浸渍好的钡钨阴极进行精密的无油加工,得到需要的装配尺寸,利用现有技术先对阴极表面进行离子刻蚀7~10微米,然后在阴极表面覆上贵金属膜(3),膜厚度0.6~0.8微米即可制得双层压制浸渍覆膜钡钨阴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56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图像处理的钓鱼网页检测方法
- 下一篇:开关式电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