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末冶金渗铜剂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6018.9 | 申请日: | 2007-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3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包敢锋;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敢锋 |
主分类号: | C23C10/28 | 分类号: | C23C10/28;B01F3/18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末冶金 渗铜剂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末冶金。特别是涉及一种粉末冶金渗铜剂。属粉末冶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渗铜工艺是一种在普通压制压力(500Mpa~600Mpa)下获得高密度乃至致密的粉末冶金零件的工艺。用此工艺生产的零件的冲击力、密封性、耐磨性以及可加工性等性能远高于温压、复压复烧等工艺,因此它在高端粉末冶金产品中占有相当的份额。但由于粉末冶金的渗铜是在1090℃-1150℃的温度区间进行,通常取1120℃。而在此温度区间铁在铜中溶解度约为3.8%-4%,导致了直接用Cu块与粉末冶金零件渗铜,渗铜效率约为85%,零件的表面与内部会形成腐蚀裂纹,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冲击强度,这导致了大批量(25%-35%)的次品出现。通常采用机加工的方法去除次品,这增加了加工成本。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不腐蚀产品、不影响产品强度的渗铜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不腐蚀产品、不影响产品强度的粉末冶金渗铜剂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粉末冶金渗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铜剂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Fe粉1.7~2.1%
Mn粉3.9~4.3%
Cu粉93.6%~94.4%。
本发明粉末冶金渗铜剂的生产方法,将配好的材料在双锥混合器内以19~21r/min的转速混合30~35min。
粉末冶金渗铜剂中引入的Fe粉原因为:使Cu在熔渗前对Fe饱和,保证Cu在熔渗温度下无法腐蚀粉末冶金零件。Fe加入量在1.0%以下时,渗铜后产品表面残留腐蚀痕迹,加入量在1.0%-1.6%时,渗铜温度在1120℃-1150℃时表面仍有残留腐蚀痕迹。加入量在2.2%以上时产品表面残留有无法去除的铁颗粒,所以Fe粉加入量取1.7~2.1%。
粉末冶金渗铜剂中引入Mn粉的原因为:Mn可以降低铁在铜中的溶解度,Mn粉在500℃时会氧化成疏松的MnO2。在渗铜过程中,均匀混合在Fe-Cu粉末中的Mn粉在氧化后形成连续、疏松多孔的骨架,此骨架在1090℃-1150℃渗铜温度区间起到储存液态Cu的作用,使液态铜不会自由流动,只能由粉末冶金零件内部的孔隙产生的毛细管力将液态Cu吸入,使渗铜更均匀,渗铜区域可控。渗铜剂中Mn粉含量在1%-2.8%时无法形成连续骨架,渗铜产品表面有铜液流动后的痕迹;Mn粉含量2.8%-3.8%时可以形成连续的骨架,但骨架强度不够,不能保持到产品出炉,导致产品表面脏污;Mn粉含量在4.4%以上时,渗铜效率由以前的98%以上直线下降,含量到达7%时渗铜效率仅61%,所以Mn粉加入量取3.9~4.3%。
按本发明配方生产的渗铜剂在整个渗铜温度范围(1090℃-1150℃)内,渗铜效率>98%,生产的粉末冶金渗铜零件表面无腐蚀,无残留铁渣,表面存在一层完整,容易脱落的MnO2骨架。采用本发明生产的粉末冶金渗铜零件,渗铜工序次品率<0.03%,比通常工艺生产的25%-35%可降低质量成本与后续加工成本15000元/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末冶金渗铜剂,它是采用Fe粉(-100目)1.75kg、Cu粉(-200目)94.25kg与Mn粉(-325目)4kg相混合成为渗铜剂基粉,在使用时混入润滑剂模压成渗铜剂块使用。
其生产方法为:配好的材料在双锥混合器内以19~21r/min的转速混合30~3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敢锋,未经包敢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60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锌-空气电池的空气管理系统
- 下一篇:分数与整数纯数字可编程时钟发生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0-00 金属材料表面中仅渗入金属元素或硅的固渗
C23C10-02 .被覆材料的预处理
C23C10-04 .局部表面上的扩散处理,例如使用掩蔽物
C23C10-06 .使用气体的
C23C10-18 .使用液体,例如盐浴、悬浮液的
C23C10-28 .使用固体,例如粉末、膏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