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色绒类织物的印花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6106.9 | 申请日: | 200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0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开德根;陆银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开创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5/00 | 分类号: | D06P5/00;D06C7/00;D06C1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01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色 织物 印花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印染行业,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深色绒类织物的印花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印花程序是,在印完花以后,要短蒸,然后再进行水洗,有的纺织品湿摩擦牢度不好,还要进行固色,尤其是绒类织物。传统的工艺就是把布匹放入助剂中浸轧,以此来提高湿摩擦牢度。这种工艺的不足之处有二点:一是助剂一般都是难溶与水的溶液,一般的搅拌并不能保证乳液高度分散稳定,事实上好多厂家的助剂在用的过程中,一开始是有效的,但是用了不久,助剂中的有效物质都沉入水槽底部,形成了乳状物质,这极大地影响了效果。二是布匹吸收助剂的时间太短,尤其是绒类织物,其表面有很多细小的绒毛,它的存在使液体的表面张力的效应变大,液体难以迅速地渗透进纤维内部。综合上面两个原因,导致了好多厂家用助剂的时候,往往打小样非常成功,但是到大货上却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色绒类织物的印花工艺,通过该工艺可以大大提高深色绒类织物的湿摩擦牢度。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色绒类织物的印花工艺,工艺步骤如下:
a、坯布的前处理依次进行翻缝、绳状炼漂、轧起绒剂、刮绒、丝光处理和加白上浆;
b、印花经过前处理的坯布在圆网印花机上印花;
c、蒸化将印花后的织物蒸化处理;
d、皂洗将蒸化后的织物进行皂洗处理;
e、超声波处理将皂洗后的织物放入超声波固色装置中进行处理,以提高织物的湿摩擦色牢度;
f、柔软拉幅对经过超声波处理后的织物进行柔软整理。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超声波固色装置由导布辊、超声波换能器、振盒、超声波发生器和盛有湿摩擦牢度提升剂水溶液的水槽组成,水槽的内壁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振盒,各振盒内均安装有超声波换能器,各超声波换能器均通过电缆线与超声波发生器连接,导布辊可旋转地支承在水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成功地引入了超声波技术,所谓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当声波的纵向波作用与液体时,存在与液体中的被称为空化核的微气泡在声场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声压达到一定值时,气泡迅速长大,然后突然闭合,塌缩,从而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在周围形成上千个大气压的压力,几百度的高温,这种作用称为气穴作用。诱导产生气穴现象的超声波频率在20-50KHz最为恰当。然而,波的强度还受到介质温度的影响,液体温度越高,作用越小,在水介质中,最大的气穴效应出现在50℃左右。许多非水溶性的油剂或整理剂,用超声波乳化比通常机械搅拌乳化得到的乳液分散稳定性好,颗粒也小,用这些处理过的助剂处理织物效果也好。超声波的气穴作用可以使湿摩剂与纤维充分接触,一方面超声波作用于纤维使纤维内部的比表面积加大,从而增大了纤维吸附湿摩剂的比表面积,提高反应速率;另一方面超声波有利于湿摩剂分子进入纤维内部,从而使纤维素纤维的固色处理更加均匀,经过湿摩剂超声波处理后,湿摩擦牢度全部能达到2-3级以上。此外,通过柔软拉幅处理可以提高织物的柔软度,增强织物的手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采用的超声波固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深色绒类织物的印花工艺,工艺步骤如下:
a、坯布的前处理依次进行翻缝、绳状炼漂、轧起绒剂、刮绒、丝光处理和加白上浆;经过丝光处理有利于湿摩擦牢度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开创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开创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61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